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常人方法学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理论总是试图清晰地描述并解释社会行动及由此产生的复杂的生活世界 ,在熟知的基础上达到真知。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在这方面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 ;而 5 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常人方法学理论则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 ,并在“权宜性行动”、“索引性”、“反身性”等概念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社会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常人方法学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路径 ,但是它并没有完成给自己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传媒研究的四重语境:一个本土化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媒研究中的功能主义范式不能对社会中动态的、冲突的部分给以把握,也不能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的传媒的相关问题作出解释。应将传媒处身的“语境”视为一种问题视野,在其中对传媒现实给以观察与解释,并从中国的社会发展所处阶段、政治经济现实和传媒生存状况等多个维度出发,重视当前传媒研究的四重语境,即前现代的社会阶段、后现代的话语氛围与消费主义思潮、传媒的受控与工具性质、传媒的商业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刘学坤 《求实》2012,(8):86-89
科技下乡正充当着农村的现代性叙事的新剧情,科技渴望与科技下乡在历史的节点上构成了因果关系。科技不仅是一项农村经济再造运动,而且是教育改变农村社会的历史性实践,科学技术改写着农民对于生活理想的期待和他们关于生存时空的未来憧憬。农村的现代性想象、意识形态建设的转向、教育的城市立场和农民文化的乡土性是科技下乡的重要实践语境。实现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的技术化塑造,塑造农民的新世界观,培育农民理性以及实现农村积极的社会动员是科技下乡的最重要的教育功用。  相似文献   
5.
郝玉杰 《学理论》2015,(6):138-139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网络传播作为一个工具性的新式媒体在促进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西方哲人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论(即AGIL理论),对于网络传播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简单剖析,并延伸出前者对后者关于利与弊的影响,提出关于促进人的现代化与网络传播健康发展的建议。新的媒介形式的不断涌现,不仅对人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都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用来分析社会结构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论原则.结构功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追求、理论内容、方法论原则上都有异同之处.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要从根本上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以及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政治学界一般都接受行为主义政治学是对传统政治学的"革命"的美称,但是并没有甄别行为主义革命在政治学不同层面的蕴涵。行为主义对政治进行动态的或政治过程研究并将文化和社会等"低政治"因素引入政治过程研究,都称得上是政治学方法论上的一场革命。但是,因意识形态原因而建立的以西方政治制度为模板的分析范式,又是对旧制度主义、尤其是古典主义政治学的一次倒退。结果,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应有价值在比较政治研究中被大打折扣,与行为主义有着内在联系的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的盛行,使得以研究"重大问题"为使命政治学偏离其应有的航向。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帕森斯和吉登斯社会结构理论的梳理,从社会结构的含义与构成、社会结构的层次与关系、社会结构的存在条件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等四个方面比较历史唯物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和结构化理论视野中社会结构的异同,旨在深化对社会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苏曦凌 《政治学研究》2020,(2):76-89,M0005,M0006
从总体性二元合一走向分化性二元合一,解决分化与耦合两个方面的问题,是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演进的总体态势。运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可以发现,演进历经让渡与承接、规范与依附、激活与协同等阶段,由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功能性界分,到基于责任结构整合的政会功能黏附,逐渐发展为基于全面结构整合的政会功能分化与耦合。演进的基本逻辑,是政府主导下功能演变与结构调整的互动,即由政府主导的演进轨道、由功能演变与结构调整互动而构成的演进机制。展望未来,分化性二元合一体系的完善,必须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的要求,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打造共建、共治与共享的结构功能系统,实现基于责任结构契合的功能目标一致、基于权力结构合理的功能形式耦合、基于利益结构规范的功能输出互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