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1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92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发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6月 2 6日 ,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 ,中国、老挝、缅甸和泰国举行了热烈而隆重的澜沧江—湄公河四国正式通航典礼。出席通航典礼仪式的中外嘉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黄镇东、老挝交通部部长翁劳康、缅甸交通部副部长吴佩丹、泰国交通部副部长普拉查·玛利隆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徐宋凯等。中、老、缅、泰四国的有关领导为澜沧江—湄公河正式通航剪彩。在景洪港中央绿化区 ,他们栽下了一棵象征四国友好合作、寄寓未来的菩提树。随后 ,中外嘉宾从景洪港码头登航顺江而下 ,十多条客、货船只紧随…  相似文献   
32.
今日哈尔滨     
《时事资料手册》2008,(5):F0002-F0002
哈尔滨是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有哈大、滨绥、滨州、滨北、拉滨五条铁路连通省内外;水运航线贯穿松花江、黑龙江,经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33.
北极的主体是一片由主权国家领土环绕的海洋,当前争执的是海域或大陆架边界的精确划界问题。《南极条约》已成功运行了近半个世纪,而北极仍处于区域基本法的空白地带。去年俄罗斯北极海底插旗导致纷争骤起,国际社会包括众多非北极国家竞拟策略,试图在未来的北极安排中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这一背景下,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也多次呼吁建立统一的北极地区  相似文献   
34.
国际制度能够推动国家围绕某一北极治理议题进行合作与协调,从而规范国家行为。随着北极治理的实践理念从自助式的“丛林法则”向合作式的“制度法则”演变,国家面临遵循何种国际制度的选择困境,而对国家行为的约束力则是国际制度权威性的基础,这促使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的主导国和参与国,都致力于提升国际制度的权威性,以维护本国的北极利益。“国际合法性”“国际认可度”与“制度刚性”是判断国际制度权威性的重要指标,而权威性差异造成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呈现出层级结构。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竞争分为国际规则竞争、国际组织竞争、国际秩序竞争三个阶段,当前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竞争主要处于国际规则竞争阶段。由于北极治理具有议题局限性,国际规则供给呈现出相对过剩状态,这必然导致国际规则之间、倡导国际规则的国际行为体之间进行竞争,这亦是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变迁的核心动力。未来权威型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构建包括域内自理模式、公约治理模式和协商治理模式。北极利益攸关方之所以围绕国际规则设置权和国际组织主导权展开竞争,既是源于捍卫本国北极权益的考量,更是为了构建符合本国长远战略利益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35.
2013年5月15日,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特别观察员国”到“正式观察员国”的“身份升级”,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今后在北极事务中是否拥有更大话语权?权限规定苛刻北极理事会成立于1996年,是由美国、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及俄罗斯8个成员国组成的政府间组织,主要协商讨论与北极有关的事务.  相似文献   
36.
美俄两国北极之争由来已久。随着北极气候变化带来的北极经济地位的上升及北极资源不断被发现,美俄均发布了各自新的北极战略,使美俄及与北极地理位置相关国家的北极之争不断升级。通过对美俄最新北极战略报告的解读,可以看出北极的国际治理模式发生了更加“排他性”的变化。“北极条约”渐行渐远,北极无望“南极化”;更加强调1982年《海洋法公约》的重要;美俄作为最重要的北极国家双边合作的政治方式“先行一步”,而“低度政治”领域的环境多边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7.
各方热衷"文斗"的主要原因是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已经决定在2020年确定北极点周边地区的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38.
《党课》2013,(20):14-14
加拿大总理哈珀日前开始了其就任以来的第八次北极之旅,随行的政府官员包括自然资源部长奥立弗、环境兼北极理事会部长阿格卢卡克和土著事务部长等高官。自2006年哈珀上台执政以来,每年都要对北极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此次已是他第八次赴北极考察。哈珀此行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向世界显示加拿大在北极地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北极地区的资源、交通、军事意义日益突显。加拿大是最主要的环北极国家之一,而且可能是最得益于全球变暖的两个大国之一。在激烈的北极争夺较量过程中,加拿大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以军事存在支持主权要求,以科学研究带动资源勘探,以资源开发带动原住民社会发展。加拿大积极的北极政策,使刚成立不久的努纳武特地区获益匪浅。中国可以利用加拿大的北极政策,积极推进中加合作,参与到北极事务和资源开发和利用中。  相似文献   
40.
去年6月29日凌晨,父亲走完了九十一年的人生历程,永远地离开我们。生离死别令人痛不欲生,往事如昨依然历历在目。一年来,对父亲的追忆时常出现,思念越发浓烈。忘不了父亲,最忘不了的是父亲常年惦挂的南洋、抗战、家乡那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