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89篇
中国政治   110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兰 《廉政瞭望》2013,(6):34-35
自2006年向北极理事会提出申请以来,经过7年等待,中国终于由临时观察员"转正"。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将以合法身份在北极事务中拥有更大话语权,并在海洋权益维护、科考、气候研究以及航线开发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运作空间。  相似文献   
12.
郭以秋 《学习月刊》2013,(2):106-106
在现代化航道建设以及船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档案数据文件,记录了工程建设、行政管理、设备维护等各种类型的信息。这些海量数据,为设备及人员管理、项目立项及验收等提供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持,而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各类档案文件,将关系到航道系统的正常运转,设备的妥善维护,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等战略利益的需要,欧盟自2008年以来连续发布了多个北极政策文件,"知识、责任与参与"是其北极政策的三大核心理念。在与北极国家及原住民社群进行机制性对话与协商的基础上,欧盟将进一步加大在北极知识和技术领域的投资,以负责任和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北极资源。欧盟将北极地区突出的生态保护、航行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及北极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内化为其"北极责任",试图将自身界定为北极治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从而更为有效地介入北极事务。中欧在北极政策立场上较为相近,未来双边北极事务合作应纳入到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和"一带一路"架构之中。  相似文献   
14.
杨文彬 《党课》2013,(13):82-85
经过长达七年的漫长等待,2013年5月15日,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召开的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中国被批准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这标志着我国向海权国家迈出了很小但非常重要的一步。与北极理事会的正式成员国相比,观察员国虽不具有投票权,也无权在年会上发言,更不能参加部长级会议,但中国仍对此孜孜以求、志在必得。  相似文献   
15.
交水发[2011]291号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省(市)交通运输、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水利、环保厅(委、局),沿江各地(市、州)人民政府,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经交通运输部与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省(市)人民政府共同研究,现将《"十二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6.
《外交评论》2017,(3):109-129
在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地缘政治变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事务正在经历大规模的态势变迁,这也必然推动北极治理机制不断演进。北极治理机制演进的轨迹与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种力量在不同层面的互动与消长。北极地区事务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从根本上要求对这些事务在多层面进行治理。本文以多层治理理论为视角,对北极治理现状及参与行为体进行考察,认为北极地区事务治理将逐渐走向有序,北极治理机制将更加制度化。北极治理是价值支配下的协调行动,而多层治理模式代表着北极治理演进的方向,多层治理下的北极治理架构将更具开放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只有基于全人类利益理念的北极多层治理,才能实现北极地区事务的善治。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8):17-17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今年1月的北极海冰面积缩减至有卫星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水平。报告显示,今年1月北极海冰面积仅为1355万平方公里,比2006年1月创下的历史同期最低纪录减少约5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的北极政策相对温和,利益认知多元化并倡导北极合作。在实际行动中,美国的表现不及俄、加等国强势,这突出体现在其北极政策进取性弱、行动能力落后等方面。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美国实力相对衰弱、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北极利益危机感不同、国内不同势力相互掣肘等。同时,对美国政府当前的北极"弱势"更须从长时段和全局角度来考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北极事务已成为全球治理的新兴议题,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也日渐深入。根据参与环境的变化和参与范围的拓展,本文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蛰伏期、准备期、初步参与期和全面参与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国的北极政策实践都受到了一定时空条件的影响,具体可从参与意愿、参与能力等内部因素和参与需求、参与渠道等外部因素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极冰层加速消融,北极地区的潜在价值日益凸显。目前,俄罗斯有与中国共同开发北极的合作意向。中俄共同开发北极能使两国在北极问题上共同受益。值得思考的是,俄罗斯提出中俄北极合作的背后有哪些考虑,其他国家会如何看待此事以及两国合作开发北极存在哪些现实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俄北极合作走廊的建设构想,务实两国北极合作,借与俄罗斯协力开发北极之势进一步深入参与北极事务,助力我国北极权益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