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3篇
  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21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7篇
法律   538篇
中国共产党   175篇
中国政治   325篇
政治理论   132篇
综合类   2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细读2012年第2期《黄埔》杂志中《桂平:铭记的一段黄埔情》一文后,不禁回想起当年在黄埔军校的生活,故而记之。1937年,抗战爆发。就读于佛山南海中学的我希望能上战场、卫家园。可是当我将此事告知家中大哥时,全家人都担心会有危险而持反对意见。大哥曾多次劝阻,望我能继续学业。我只好口头保证会继续学业,暗中却瞒着家人报考了  相似文献   
22.
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12月11日在广州举行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合会)第四次例会,双方回顾了ECFA货物及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执行情况,总结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争端解决、产业合作、海关合作6个小组的工作进展,并就未来工作规划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23.
1898-1930年间,美国通过与西班牙签署《巴黎条约》和《华盛顿条约》,与英国签署《美英条约》,明确界定了美治菲律宾的领土界限,我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并不位于其中.自20世纪70年代起,菲律宾才提出在国际法上根本站不住脚的所谓依据和证据,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提出领土要求并强占部分岛礁,并直到1997年才对黄岩岛提出领土要求.根据国际判例和条约解释的国际法,综观中菲双方主张的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三项条约及其所确立的菲律宾领土界限在判定黄岩岛和南沙群岛主权归属上不具有直接创设条约权源的作用,但它们在证明美国和菲律宾在1898年及嗣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未对黄岩岛和所谓“卡拉延岛群”提出领土要求、未针对我国明确的主权宣示行为提出对抗性主权主张等关键事实上具有重要的证明价值.  相似文献   
24.
《公民导刊》2012,(1):132-133
2011年10月10日,在黔江区旅游专题调研会上,区委书记杨宏伟指出,"缩差共富,旅游助推";2011年12月4日,在黔江召开的武陵山(重庆·黔江)旅游发展论坛上,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吴忠指出,"‘重庆非去不可,黔江难舍难分’,黔江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今后,黔江不仅要挖掘更加丰富的旅游资源,还要加以打造,让  相似文献   
25.
《北方法学》2018,(5):131-142
中国与欧盟之间曾经发生了光伏争端和紧固件争端,前者通过双边政治途径处理,后者通过多边法律途径处理。从成本、效益和价值观等角度分析,"法律途径"和"政治手段"作为解决国家间争端方法各有利弊,但是作为"法律途径",WTO争端解决程序具有稳定性和根本性的优势。WTO争端解决机制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国际法治"的发展,应该成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6.
杜特尔特总统上任后,在国内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其"杜特尔特经济学",在外交上搁置与中国的南海争议,同意以双边谈判解决南海问题。杜特尔特的经济举措和外交转向,使其在经济建设方面,不仅得到中方的大力支持,而且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对接,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也改善了中菲之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27.
最近媒体对"黄岩岛模式"屡有提及,但是却缺乏核心要素。"黄岩岛模式"似乎被定义为努力和平解决,但敢于斗争,敢于强硬,不怕战争的模式。在这种比较粗糙的议论中,还缺乏比较关键的内涵因素。而且,这种认识容易滑向两个极端,一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企图在现有的条件下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二是简单地诉诸战争。笔者认为,在现有的国际背景、条件、中国国情及对方国家现国情之下,想同周边有领土争端的国  相似文献   
28.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当前南海安全局势呈现出严峻的发展态势,南海海域周边国家不断侵蚀我国的南海主权,而区域外的美国等域外势力也试图染指南海,这一切无疑都使南海的局势Et益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南海是两岸的共有海域,两岸都有责任加以维护。当前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加强合作,对维护两岸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9.
正第一,处理好陆权与海权的关系,以陆权作为基点,坚定地加强与拓展海权中国陆地纵深广阔,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根本改变,外部潜在威胁依然存在。就总体而言,领陆安全必然居于国家安全的首位,发展陆上力量依然是中国军事力量建设的重点。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陆上主要威胁的解除,中国为之奋斗多年的国家生存利益基本得到解决,国家利益的天平正向经济发展利益和国家统一利益的方向倾斜。  相似文献   
30.
于向东 《亚非纵横》2012,(5):53-56,58,60,62
近年来,中越两国在南海问题上时而出现一些摩擦,中越关系因为这些摩擦一直在曲折中保持发展,集中体现为双方高层间保持交流与互动。同时,中越双方还达成一系列共识,从大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推进双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还愿妥善处理海上问题,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尽管中越双方已达成诸多原则共识,但越方在落实海上问题原则共识上需表现出更多诚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