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123篇
中国政治   90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温斯坦大脑里的囊肿 当未来的历史学家试图确定脑神经科学从何时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美国的法律时,他们想到的会是上世纪90年代一件不太引人注目的案子,65岁的广告经理温斯坦被控扼死了妻子芭芭拉,为掩盖罪行事后又将尸体从12层楼窗户扔下,企图造成自杀假象,在庭审中,温斯坦的辩护律师提出他的当事人有精神上的缺陷,不能为他的行为负责,他的颅内蛛网膜里有一个异常的囊肿。  相似文献   
42.
电影《十月围城》,引发了新一轮“孙中山热”。影片讲述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905年在香港遭清廷杀手行刺。为了保卫他,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纷纷慷慨赴义。对此,历史学家表示,这部电影的情节轰轰烈烈、让人感动,实际上却属虚构。那么,历史上的这一段史实真相究竟是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43.
邓勤 《政府法制》2014,(9):39-39
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这是胡适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这个学生就是傅斯年,他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五四运动的北大学生领袖之一。傅斯年不仅在学界赫赫有名,在民国政界也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相似文献   
44.
人物点评     
胡适:容忍与自由 “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George Lincoln Burr一定没有想到这句话在中国因为胡适而发扬光大。Burr先生是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在讲这句话时,据说是在和胡适先生谈论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准备要写却终其一生也没写完的《自由之史》。  相似文献   
45.
王贺 《南风窗》2014,(23):96-96
葛兆光教授选编近30年的读书日记集为《且借纸遁》近日问世,让人大吃一惊。按照从前的规矩,札记、日记、书信之类的东两,似乎都在作者放世后才有机会读到。但也没有一定而不易。葛教授此举,除了挑战我们的成见,还不避贤者之讥,不惧露出破绽,将读书日记、札记作为西人所谓“思想的草稿”予以公布,实有意以金针度人。  相似文献   
46.
刘俊英 《政府法制》2013,(30):46-46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南斯拉夫语、印度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12国语言。他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在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他为人谦逊朴实,尤其在荣誉面前,头脑清醒,淡泊名利。而他三辞“桂冠”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47.
正30岁构思,50余年酝酿,85岁动笔,93岁出版,美国"国宝级历史学家"雅克·巴尔赞凝聚毕生心血,推出这一巨著。民主政治、个人自由、女权运动、性解放、工业化社会、原子弹、数字时代……西方文明带来的美德与罪恶,几乎已经渗透了每个人的生活。作者的笔触从过去开始,细说西方文明如何在五百年中逐渐开花结果,带来我们如今所见的世界;又如何盛极而衰,面临再生的瓶颈。  相似文献   
48.
《侨园》2014,(9):62-63
2014年8月8日,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播出。前中共领导人华国锋的形象终于在其去世6年后首现中国荧屏。在历史学家看来,政治人物不过是其政治理念、业绩的符号和标记。历史需要英雄,历史造就英雄。政治人物在位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和关注往往是由人及事;而在他离任后,人们的议论则往往是由事及人。  相似文献   
49.
“重到边城访旧踪,云冈石佛华严钟。难忘三十年前事,风雪漫天过大同。少年岁月去悠悠,驻地重来已白头。记得鼓楼楼北路,雪花如掌典羊裘。”1961年,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翦伯赞访内蒙古,曾在大同小住,他不由想起30余年前的一次鲜为人知的晋绥之行,于是欣然吟出上边这首诗,记怀他早年的一段经历。那是他留学美国加州大学后返国投身北伐革命,由湖南乡人唐生智介绍前往武汉国民革命军,面见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邓热烈欢迎这位年轻人的投笔从戎,并派他前往太原、归绥(即个呼和浩特),对山西督军阎锡山和经远都统商震进行策…  相似文献   
50.
禾刀 《南风窗》2014,(13):96-96
<正>一般而言,科学家总是习惯以与"史"不同的方式去勾勒全新的未来,历史学家则总是努力从过去的历程中梳理人类发展的普遍轨迹。或基于这样的职业习惯,本书中,身为著名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和古典文学教授的伊恩·莫里斯试图从历史中解答两大命题:为什么西方得以统治世界?未来将发生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