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9篇
法律   134篇
中国共产党   127篇
中国政治   99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王标 《世纪风采》2011,(7):32-37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新中国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谁料,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亲兄弟在短短十年之后,反目成仇。从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开始,中苏关系由恶化走向分裂。1962年的初夏,6万多新疆居民集体逃往苏联,史称“伊塔事件”。  相似文献   
652.
中日关系长期存在着诸多挑战和矛盾。日本民主党执政以后,有些矛盾相对柔化,有些矛盾并无实质性改变。2010年9月的撞船事件激化了两国固有的一些矛盾,中日两国一度在政治、经济和海洋巡查领域形成激烈对峙状态,双边关系陷入新的低潮。两国关系中结构性矛盾、领土矛盾、军事矛盾、经济矛盾等挑战凸显。与挑战并存,中日两国关系面临诸多新机遇,日本“3·11”大地震既是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成为中日关系转好的契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的灾害表现出了深切的同情和大力支援,以实际行动改善两国关系,由此抓住机遇,连动开启了两国关系中的一系列转机。但中日关系的矛盾毕竟十分纠结、复杂、深化,两国关系很难在短时内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653.
当前的亚太地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比世界上任何地区都更加亟需一个能覆盖全区域的安全机制。冷战后亚太地区安全机制建设步伐略显缓慢。当前亚太地区在缺乏有效安全机制的同时又存在着安全制度"过剩"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制度竞争的局面。由于不同行为体从各自立场出发,纷纷提出或支持不同的地区安全机制主张,"导致每个制度的功能都难以充分发挥,并在地区制度之间形成较为严重的相互消耗"。本文通过对这些安全机制主张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亚太的特点,探讨未来亚太地区安全机制的前景与出路。  相似文献   
654.
郝遥 《湘潮》2011,(9):50-56
毛泽东在美苏间权衡,美苏也在国共间摇摆 抗日战争后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是令人鼓舞的,不仅国民政府积极寻求美国支持,甚至在毛泽东看来,美国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或许也是可以寄予希望的力量。  相似文献   
655.
认识谷学书先生已有数载,因为大家都是红色收藏爱好者,经常在一起交流自己的藏品。一次,谷学书先生拿出一件国画大师徐悲鸿在抗战时期曾经用过的皮箱叫大家鉴赏,顺道讲起了他的外祖父石荣廷和徐悲鸿的一段友谊,讲起磐溪石家花园的兴衰。在石荣廷后人的讲述中,这位重庆老同盟会员的传奇人生在我们的眼前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656.
朝鲜炮击韩国延坪岛后,东北亚政治和安全局势骤然一变,美日韩在军事、外交和情报方面加强了联系,隐然形成了一个"三角同盟"。  相似文献   
657.
韩凝 《东南亚》2012,(2):46-51
本文梳理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在菲律宾援助活动的沿革历程,指出国际开发署对菲援助政策的调整与菲律宾国家的发展和美菲同盟关系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框架下,国际开发署对菲援助的策略也有了调整,在援助范围上进一步拓展,在援助机制上更加完善,在援助方式上更加注重多边化机制的利用,体现了美国“巧实力”的外交理念。这种政策的转变在促进菲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巩固和深化了美菲同盟关系,有力地配合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58.
缔结日英同盟是近代日本外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当时伊藤博文是元老中的主导者,在外交事务上拥有极大的发言权。伊藤博文对日英同盟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在同盟交涉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对此史学界是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利用日英同盟的提出及交涉期间,伊藤与首相桂太郎、外相小村寿太郎、元老井上馨、驻英国公使林董等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料,来探讨一下伊藤的态度及其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伊藤博文不反对日英同盟,但主张先进行日俄协商,协商结束后再推进日英同盟。而桂太郎内阁则趁伊藤出访海外之机,全力推进缔结同盟,事实上将伊藤置于决策之外,使其处于被知会者地位,打破了长期以来伊藤博文、井上馨等对日本外交的垄断局面。  相似文献   
65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民建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充分展现了民建的时代风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必须在坚持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才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60.
修瑭 《台声》2009,(12):62-70
台湾南部旅游业界常把“高高屏”挂在嘴边,这其中的“屏”字,所代表的就是屏东县。在旅游推介方面,屏东县与两个“高”(高雄市、高雄县)有着一种同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