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安理会是联合国下属的主要的负责全球安全事物的组织。本文从联合国取得的伟大功绩和出现的现实问题入手,指出了联合国尤其是安理会改革的迫切性,并找出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和困境,通过利弊权衡发现一条相对切实可行的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32.
《时事资料手册》2005,(1):54-54
2004年11月30日,联合国改革问题高级别名人小组向安南秘书长提交报告,建议将安理会的席位从现在的15席增加到24席,并就此提出了两种备选方案,但两种方案均将否决权仍限于目前的5个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33.
34.
蒙古欲加入联合国,蒋介石动用否决权予以否决;但第二次在美国压力下终未敢再次行使否决权。  相似文献   
35.
所谓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是指表决联合国非程序性事项的决议时,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即否决票)都会使这个议案无法通过的权力。但弃权不被视作是否决。一、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来历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在这次会议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提  相似文献   
36.
在联合国中,常任理事国的双重否决权作为一项十分重要或者说二战后必不可少的基本制度已经为这个世界秩序的稳定与和平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国住入联合国,这项明显违反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大国特权"越来越受人诟病,甚至有很多国家已经提出废除这项制度的建议。双重否决权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它的重要性在这个依然"硝烟四起的世界"中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37.
联合国宪章赋予五大国的否决权是二战后大国最终妥协的结果,多年来,这一制度一直对联合国安理会的决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否决权的基础也相应改变,其改革势在必行,国际关系的变化也使得这项改革具有可行性.使安理会的决策更为合理以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是衡量各种改革方法的标准.  相似文献   
38.
美国总统的立法否决权可详分为六种类型。总统可对整部法案进行否决,一度也可对法案的"部分条款"进行否决。但"部分条款"否决权遭到国会反对,诉诸法院后被裁定违宪,这导致出现"总统的签署声明"这一新现象。美国总统的立法否决权不同于英国议会的立法否决权,"口袋否决"不得混淆于中国刑法的"口袋罪"。立法否决权的成因主要有思想理念上的分权制衡、制度运行上的质变担忧和为总统执法提供前提条件等。对我国的启示有:不但要加强立法的反复审议性,还要健全立法批准制度,上级立法机关不得只批准部分条款而不批准其他条款,也不得直接改变部分条款后再批准。  相似文献   
39.
否决权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项特权,它体现了一国特殊的国际政治地位,在其诞生之初就遭到过广大中小国家的反对。在联合国改革的大背景下,否决权本身也需要改革。本文将提出否决权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0.
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任何实质性的决议草案都必须经过得到九票以上的赞成票(其中包括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才能通过。如果有一个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即使该决议草案得到九票以上的赞成,亦不能通过。但常任理事国的弃权票不能阻止获得九票以上的决议草案的通过。这就是所谓否决权的含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