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2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WTO关于司法审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于主管行政机关的审查机构;必须赋予受各种行政行为影响的当事人请求司法审查的权利;必须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司法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182.
<正> 外国投资法属于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是关于国际私人直接投资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私人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投资者本国来说,它是资本输出。资本输出国为保护本国私人对外投资,都采取一定的法律措施,制定有关法律规范,例如美、日、联邦德国等国家制定了海外投资保险法等。对接受投资国即东道国来说,它是资本输入。资本输入国为有  相似文献   
183.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有传统理论“一元论”、“二元论”、“自然调整论”等学说,国家中心范式的存在与全球化时代凸现出范式危机,因而全球范式应作为未来法哲学的转换方向。全球范式主要应在法律本体论、法律主体论、法律发展观三方面对国家中心范式进行观念革新。  相似文献   
184.
文章对我国科技法学界关于科技法在法律体系中定位问题的各种观点发表了小结性的意见.笔者原来认为,科技法是以开拓先进生产力,调整社会与自然关系为主旨的特殊部门法。经过持续的再思考,笔者认为,客观上一国的法律体系内部已“一分为二”地形成国内法系统与国际法系统;国际法系统中又形成了以调整国际政治、经济与民商关系为主旨的子系统和以调整人类与自然关系为主旨的子系统; 国内法系统中又形成社会关系法子系统和生产力及自然关系法子系统;科技法是生产力及自然关系法子系统中的主导部门或核心部门。  相似文献   
185.
在国际法渊源体系中,国际习惯法是最古老、最主要的渊源之一。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学说最早于英国出现。英国作为普通法(判例法)国家,判例是英国法的重要渊源。文章以英国法院的实践为线索,通过评析相关重要案例,阐述国际习惯法如何在英国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6.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是海商法中独有的一项特殊的法律制度,是一种限制性赔偿制度,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直接导致责任人向法院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由于各国国内法有关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不尽相同,在处理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诉讼时就会产生法律适用上的冲突,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冲突集中表现在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管辖冲突,因此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管辖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从三个重要的责任限制冲突案件的最终判决结果,结合我国新颁布的《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九章…  相似文献   
187.
论企业跨国并购的国内法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跨国并购作为一种外资进入模式,在其日益盛行的今天给东道国的国内法律制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与挑战。入世的中国应当及时建立起完善的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本文首先对企业跨国并购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通过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立法的现状分析,提出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并结合外国立法实践,对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8.
国际条约作为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是有效构建和维护国际秩序的法律工具。条约缔结、条约效力与条约适用构成条约制度的重要内容。条约制度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相互配合,宪法承担着调整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重要功能。各当事国理应由其宪法规定条约制度,以便从根本上避免国际条约在国内实施的混乱。纵观条约入宪的域外立法,因受到传统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理论的影响,条约入宪模式在一元论与二元论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形式。随着中国不断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条约入宪成为协调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关键枢纽,我国在构建条约入宪体系时应突破传统理论桎梏,以协调论为指导赋予条约低于宪法高于法律的国内法效力,重新划分公法条约与私法条约各自的适用方式,不断契合中国法治需求,为中国的国际法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