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05篇
  免费   70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各国政治   1066篇
工人农民   655篇
世界政治   27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55篇
法律   11989篇
中国共产党   13284篇
中国政治   24373篇
政治理论   4647篇
综合类   7198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768篇
  2022年   624篇
  2021年   1072篇
  2020年   1494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654篇
  2016年   1184篇
  2015年   2405篇
  2014年   6763篇
  2013年   5449篇
  2012年   6247篇
  2011年   6191篇
  2010年   5565篇
  2009年   4938篇
  2008年   5620篇
  2007年   3868篇
  2006年   4152篇
  2005年   2946篇
  2004年   2191篇
  2003年   1576篇
  2002年   1754篇
  2001年   1484篇
  2000年   1020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困境与新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东航 《探索》2004,(6):52-55
当前中国的政治学研究领域,从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看,呈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是研究宏观的政策与制度;另一方面是研究非常低层次的单位,如农村等微观单位。然而,中国政治学研究在宏观、微观这两个领域都遭遇到了困境。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县级作为中观分析单位,并尝试以“地方国家”作为研究中国县级政治的概念、以县委、县政府、县人大作为中国县级政治研究的关键词,以区别于西方政治学语境下的概念。在分析角度上,本文认为可从政治系统和行为主体两方面来探讨县域政治的运作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92.
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一种约束和规范政治权利的工具。由于受权限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家审计在实践中很难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文章分析了国际上现行的国家审计模式,提出了建立立法与行政相结合的国家审计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分析为研究视角,概述了"安全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理论要义,尤其是建构主义重要的研究成果;阐释了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实践历程及其所依仗的重要的"东盟规范"和"东盟方式";分析了东盟建构自己的"安全共同体"所面临的严重挑战及其根本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94.
公共外交:信息时代的国家战略工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不但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新的外交革命.为适应信息时代新的国际环境,世界各国政府正追求和发展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公共外交.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对其它国家民众施加影响的外交形式,即通过情报、国际信息、文化交流项目、媒体等手段影响其它国家的民众并制造舆论,为一国在海外创设良好的形象,进而增进国家利益的活动,是信息时代各国实现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95.
江泽民同志在 5·31讲话中就曾经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论断 ,在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 ,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问趣的新思考、新概括 ,是哲学理论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它不仅开辟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明认识的…  相似文献   
99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顽强地突破城乡二元制度的壁垒,通过进入乡镇企业就业和进入城镇打工这两种方式向非农产业转移。在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里,我国社会崛起了一个拥有2亿多人的特殊身份群体——农民工。根据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目前我国农业户口的工业劳动力在数量上已经超过  相似文献   
997.
建立在自由、平等之上的自由民主能够保持稳定性和持续性是资本与国家两种力量均衡发展的结果.全球化的来临意味着资本的运作超越国界.世界市场的逐步成型与建立,打破了原有资本和国家之间的均衡,打破了自由和平等的均衡,给西方的自由民主体制带来了挑战和危机.在世界范围内重塑自由和平等的关系及均衡资本和国家的力量,是化解危机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98.
核心企业与关联企业集聚在同一空间,形成产业群块状分布的格局.主导产品与关联产品的生产企业在一个区域内集聚,引导核心企业的非共享性知识在关联企业学习过程中的扩散,形成具有区域规模的产业群.专业化生产和小企业集聚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成长和区域竞争力形成的重要路径.市场机制是引导产业群要素集聚的基本机制,技术(知识)扩散对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空间分布差异产生直接影响,区域人文因素也是引导要素集聚和形成产业群的重要路径.本文把产业群分为生产型产业群和流转型产业群,生产型产业群因协作而集聚,流转型产业群集聚受信息集聚的引导.  相似文献   
999.
王英津 《新视野》2004,(1):36-38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不论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都应考量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当初列宁由反对联邦制转向赞成联邦制,中国共产党由主张联邦制到放弃联邦制,均是如此。从根本意义上讲,单一制结构形式在新中国的确立,是近现代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单一制存在着三种关系模式,即中央与普通行政区的关系模式、中央与民族自治区的关系模式以及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模式。虽然这三种模式的表面特征有些差异,但它们内含的价值取向却是相同的,即实现、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000.
一、学习《宪法学》的重要意义第一,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2002年12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各级党校和干校都要开展宪法教育。”这个讲话指明了开展宪法教育的重要性,具有极为深远的指导意义。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方略,而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第二,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的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在各级领导岗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