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9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0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所指有组织犯罪属犯罪学意义上的有组织犯罪。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刑法学界较为赞同的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特征的通说观点,并对有组织国际犯罪的定义及其国际公约现状、中国缔结和参加的含有有组织的国际犯罪的国际公约现状进行了分析。作者还就中国关于有组织的国际犯罪的刑事管辖与制裁规范,作了逐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2.
“以人为本”、“外交为民”,切实维护好我海外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在国外的本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和领事服务,是驻外使领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所谓领事保护,即当本国公民、法人的正当权益在接受国受到侵害时,我驻外使领馆依据包括国际公约在内的国际法的各项原则、双边条约或协定以及中国和驻在国的有关法律,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交涉,反映有关要求,敦促驻在国有关当局公正、合法、友好、妥善地处理。所谓领事服务是指驻外使领馆依据本国有关法律和法规为在接受国内的本国公民提供涉及国际旅行证件、公证、认证等事宜的服务。  相似文献   
73.
赵袆楠 《党史纵横》2010,(11):28-33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谈判,除军事分界线这个核心问题之外,重大问题是战俘问题。从数量上来说,美韩方面俘虏的战俘多,中朝方面俘虏的战俘少。原来中朝方面的谈判代表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已有日内瓦关于遣返战俘的国际公约和惯例规定.按规定办就是了。1951年9月,“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周恩来曾专门召见代表团团长、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研究战俘交换问题。除确定按日内瓦国际公约办外,  相似文献   
74.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职务犯罪嫌疑人案发后选择出逃境外的事例时有发生。从犯罪学角度讲,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来自刑罚的必定性,如果一些外逃罪犯逍遥法外,容易使许多潜在的犯罪人心存侥幸,成为有力的犯罪诱因。因此,进行跨国追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法律尊严,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5.
工作权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确立的一种重要权利,公约确立了工作权的一般国际标准。中国作为该公约成员国,完善我国立法有助于更好履行公约规定的国际义务,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76.
一、法律管辖的误区:   新《合同法》取代了《涉外经济合同法》,这一事实使得很多人误认为新《合同法》自然成为规范涉外合同的实体法,而且由于国内经济交往不涉及确定适用法律问题,国内一些律师往往会形成一种忽视程序法的思维定势,即使考虑到适用法律的问题,也往往以为,由于其参与的涉外合同的谈判、订立乃至履行都是在中国进行,即便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没有选择适用法律,根据“最密切关系”原则适用中国法律,即新《合同法》,也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结果与这种认识往往是背道而驰的。首先,“中国法律”如何…  相似文献   
77.
吴潇 《法制与社会》2011,(10):134-135
我国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一直在积极推进国内立法的改进与完善。《公约》中关于禁止酷刑和不人道待遇的规定对我国《刑事诉讼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8.
《新民周刊》2012,(48):97-97
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作为国际人权法的基础,这是关于不可剥夺的人权基本原则的第一个普遍性文件,其序言宣称"一个人享有言论和信仰自由并免于恐惧和匮乏的世界"是"普通人民的最高愿望"。中国是宣言缔约国之一。~~  相似文献   
79.
80.
周菊兰 《公安研究》2011,(12):56-62
法律语言的模糊语义可以为法律主体设置不固定的权利和义务。国际公约中的特殊侦查手段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为各缔约国的警察设置了较为灵活的侦查权。应从语义学的角度厘清各种特殊侦查手段的蕴涵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及其法律功能,分析这些模糊语义的功能,着重考量行使联合国两公约上提到的控制下交付、电子监控和特工行动这三种典型特殊侦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