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主持人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又适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80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产物,是具有国家形态的中共红色新政权,是国际共运史上无产阶级革命的新范式。这个新政权、新范式,彰显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曲折演进的伟大历程,深藏着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  相似文献   
62.
正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也是国际共运的杰出战士。1898年6月17日生于江苏常州西仓街外祖父家。1915年8月,年仅17岁的他考取北京大学法科预科,离开家乡外出艰难求学。同年12月,他转考天津北洋大学法科预备班,1916年1月进入北洋  相似文献   
63.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交织着高潮和低潮、成功和挫折。根据国际共运史的经验,共产党人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妥善地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转化矛盾,走出低潮,争取革命高潮的早日到来,推动国际共运的发展。(1)要加强共产党对运动的领导,(2)要善于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新问题。(3)必须依靠和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定将再度出现新的高涨,重现繁荣与辉煌。这是客观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4.
<正>上世纪60年代末,一批知青越过国境线奔赴缅甸参加革命。缅共的失败让他们的梦想成空,无所归依,而这段历史在故国也被尘封。支援世界革命"1970年5月19日。这一天是我永远纪念的日子!我第一次踏过了国境,来到缅甸,参加了缅甸人民军,投入了光荣的国际主义的战斗行列。"王曦在日记中写道。在去缅甸之前王曦是在滇西德宏州插队的一个知青。他在生产队表现最好、出工最勤,曾被公社推荐参加当地先进知青大会,后因审查成分不好,取消资格。  相似文献   
65.
徐水共产主义试点,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那个特殊年代的奇事、怪事。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有组织地搞共产主义规划,试行共产主义制度,在新中国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在国际共运史上也没有先例。  相似文献   
66.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产物。作者现对其中的一个因素即苏联因素,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7.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6):F002-F002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著名专家、学者简介  相似文献   
68.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一浪高过一浪的形式向前发展,这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三次高潮分别出现于1871年、1917年、1970年,每次间隔约为50年。第四次高潮出现的时间可能在2030年前后。前三次高潮均以暴力革命的形式出现,第四次高潮可能会以非暴力方式出现。中国改革的成功有可能引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四次高潮。  相似文献   
69.
二十世纪末,苏东剧变的原因不仅多元,同时也留下了诸多深刻的教训,本文试图论证,忽视思想文化层面的软实力建设是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给后世的重大教训。为应对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入侵,中国有必要大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0.
正统一战线是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组成的政治联盟。从国际共运史及国家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看,中国的革命统一战线都是极其成功的。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功不可没,是中国革命当之无愧的"三大法宝"之一,是立国之基、建国之本、强国之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