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8篇
工人农民   124篇
世界政治   1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0篇
法律   275篇
中国共产党   1211篇
中国政治   1524篇
政治理论   306篇
综合类   30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1842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路线,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积极探索有浙江特色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浙江经济发展的阶段、发展的环境、发展的政策导向,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大调整大变革。如何概述浙江经济发展的特点,清醒认识浙江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制定引领浙江  相似文献   
42.
《前线》2015,(2):80-81
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经济增长环境的新变化,全市上下努力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普查数据和2014年初步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2014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3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159 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9亿元,下降0.1%;第  相似文献   
43.
魏民 《党政论坛》2012,(8):28-28
国际金融危机和美欧主权债务困境,凸显了西方国家正在经历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以来新的瓶颈期,深层次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制约着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今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是“大转型:塑造新模式”,表明论坛已充分认识到目前全球各领域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  相似文献   
44.
李慎明 《红旗文稿》2012,(17):10-14,1
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在《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文中,对这个战略机遇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们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自己,同时,又要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大量难以预料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具体的战略应对。  相似文献   
45.
群众·声音     
《群众》2012,(2):3
创新能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变,其根本原因也是创新力低、效率低。江苏正在迈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提升创新力。——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在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年度峰会上说。  相似文献   
46.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形的连接纽带,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先导,资金融通作为无形支撑,则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金融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支撑、重要引领,无论是战略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金融均将在"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存在巨大缺口,亟须通过银行货币合作、资本市场合作、公私合营合作、信用保险合作、金融市场合作和金融监管合作等六大方面构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国际金融合作体系,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跨国合作,解决资金瓶颈。  相似文献   
47.
《党课》2012,(17):20-21
中国成功彰显制度优势。我国是个多民族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需要保持稳定、步调一致和高效运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体制,有其他制度不可比拟的宏观调控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及政府执行的高效率,适合我国国情,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就彰显了这一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48.
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和科学计量的方法对当前涉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文献进行评述与回顾,获得了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总体态势、研究发展脉络、热点和前沿。经过科学的文献分析,得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了从制度架构到理论、法治、教育等实际工作主体和内容上转变的结论,并且发现国家安全工作体系是目前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前沿。同时,发现当前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也存在概念模糊不清、制度落实不力、研究范式滞后以及忽视其他非国家行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9.
苏庆义 《半月谈》2020,(7):82-83
新冠肺炎疫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从特征上称为“大流行”,这一评估凸显出全球疫情形势的严峻,给世界经济前景蒙上更为浓重的阴影。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本来就已放缓,此番受疫情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步履更加蹒跚。直接冲击国际经贸、投资毫无疑问,疫情对经济全球化将造成短暂冲击,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50.
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国内外安全环境的变化,中国实现了由传统安全观向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演变,显著体现在安全环境研判、安全内容认知和安全维护手段三个方面。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安全方面频繁推出新理念、新方案和新举措,中国的安全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安全影响日益增加。在安全观方面,中国先后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亚洲新安全观、亚太安全观等理念,实现了安全观的变革与创新。安全环境研判方面,对国内安全的认知更加全面系统、对周边安全的认知更加统筹协调、对国际安全认知更加注重“中国作为”;安全内容认知方面,认知内容日益丰富,兼顾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统筹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安全维护手段方面,不断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和推进国际安全合作。回顾新中国七十年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历经安全实践的锤炼,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安全环境研判需考虑内外因素并注重其联动性、坚持核心安全需求的底线和安全维护手段要以和为贵、文攻武备。展望未来,其重要启示在于中国的国家安全观要注重安全需求与安全能力之间的平衡,将安全能力建设视为至关重要的任务,不断促进安全维护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