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1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164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1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关于"幸福"的中西方哲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幸福的探讨最早源于哲学领域.在西方哲学视阈下,幸福观按不同时期和内涵分为感性主义幸福观、理性主义幸福现、基督教幸福观.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儒家、道家以及后来引入的佛教分别提出了儒家幸福观、道家幸福观和佛教幸福观.对比中西方幸福论的发展与异同,追根溯源寻找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时幸福的认识历程,将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理解幸福.  相似文献   
102.
文化多样性下的“以人为本”与“和谐为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文 《人权》2010,(6):8-11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正处在又一个重大转折时刻,继经济全球化之后,文化全球化成为紧随其后的一种必然趋势。传统的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都主张一神论和普世论。正如亨廷顿所说,“自创始起,伊斯兰教就依靠征服进行扩张,只要有机会,基督教也是如此行事,‘圣战’和‘十字军东征’这两个类似的概念不仅令它们彼此相像,而且将这两种信仰与世界其他主要宗教区别开来。”这就有只强调自己的“人权”而罔顾他人的“人权”之嫌。而中国文明与此不同,更多地体现了“文化多样性与人权”的精神。它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不以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就强加于人。  相似文献   
103.
作为近代西方社会世俗化、理性化运动的产物,社会契约论思想在其产生时就表现为对传统基督教思想的颠覆,但是作为一种思想理论或意识形态,两者所根植的政治文化却有着惊人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以社会契约论思想和基督教思想为研究对象,试图追溯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宗教维度。以个体的自然平等和自由意志为理论基石的近代社会契约论思想与基督教思想中对个体灵魂独立性的承认和上帝之下人人平等的理念具有耦合性和一致性,基督教价值观念是一种深层次的政治文化积淀,是普通西方人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的基础,社会契约论思想的理论预设和价值前提来自于基督教思想。  相似文献   
104.
王岽兴 《东南亚研究》2005,200(5):66-70
<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以下简称IRFA)是由美国保守派推动制订的一部具有域外效力的美国国内法.由于该法所包含的双重标准以及该法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诸多问题,该法实施以来"产生"的域外效力十分有限,未对中美关系造成直接影响.但在美国社会不断保守化的背景下,IRFA对中美关系的间接和负面影响不容小视.针对美国国务院每年发布的<国际宗教自由年度报告>中对中国宗教自由状况的歪曲,中国政府予以外交上的坚决谴责是必须的,但从根本上说,在宗教领域奉行接触政策,勿视美国为敌,怀柔美国应是当前我国韬光养晦外交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5.
岳秀芝 《传承》2011,(23):76-77
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怀着极大的宗教热情来到广西,但却面临着重重的传教阻力。为了更好地传播宗教思想,吸引教徒,他们创办了教会学校。试对民国时期广西基督教教会学校的办学缘由、发展情况及其社会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教会学校史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6.
在非基督教运动中,不同党派、不同信仰的人们向基督教发起猛烈攻击,民族主义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信仰的人们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民族主义的影响。原因在于,20世纪初,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在中国人的心态中,除了向西方学习的心理外,还有不可磨灭的“救亡图存”的民族情结。如果说非基督教运动中存在着某种支配力量的话,那就是民族主义。本文将就民族主义在非基督教运动中的作用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7.
周晓光 《湘潮》2013,(1):49-50
清光绪三年(1877年)基督宗教传入重庆,英国内地会麦卡泰牧师经万县到重庆建立了重庆的第一个基督教会(差会),嗣后各外国差会相继来重庆建立教会,基督宗教在重庆市开始传播、发展。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基督教会开展了广泛的慈善福利事业,主要包括医疗卫生、出版印刷、教育事业、育婴慈幼等。这些基督教会慈善福利事业既是基督教传教士传播福音的途径,也是重庆近代慈善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社会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尹翼婷 《求索》2013,(7):64-66,38
早期新教在华传教运动以男传教士为主力,1 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来华女传教士增加,逐渐超过男传教士,传教运动呈现女性化趋势,女传教士成为近代中国传教运动的主力。究其原因,与西方国家1 9世纪下半叶起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演变分不开,与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剧变相联系,同时也与女传教士在宣教事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息息相关。这些变化客观上为西方传教士,尤其是女传教士来华传教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109.
1573~1577年,利玛窦就读于耶稣会罗马公学院文学院和哲学院,研究分析罗马公学院耶稣会文学院《教学大纲》与《哲学院教学大纲》,了解利玛窦早期成长环境及学习经历对于丰富国内关于利玛窦早期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深入研究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0.
拉丁美洲从来都是一个思潮多元的地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地后又带来了基督教的思想,基督教从此生根发芽壮大,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到帮助穷人谋利益的利器。从拉美的解放神学再到现今拉美左翼领导人的宗教思想,这期间的进化过程意味着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马克思在19世纪认为宗教是反动势力、愚昧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堡垒。这一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命题,然而拉美的左翼思潮在新时代背景下又略有不同。对于我国目前宗教发展现状与趋势而言,如何科学而合理管理宗教,做到与时俱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