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1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165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1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赦免制度得以在西方国家普遍设立,除了政治、经济、外交政策以外,西方普通民众的伦理观念也与赦免制度的设立有着密切的联系。赦免与基督教伦理思想的一致性,以及刑罚人道主义对赦免制度的呼唤,是赦免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同时在刑罚报应论下,报应正义与赦免的矛盾是能够在爱的伦理下得到化解的。作为西方重要文明的基督教的伦理思想对民众赦免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2.
黄裕生 《人民论坛》2011,(10):194-195
不管是对曹操来说,还是对文姬而言,续史以达文治,都是一种信仰行为,都是在践行华夏文化的一个基本信念,通过这种践行,达成在天道史观下的某种自我理解、自我认同,从而获取某种永恒的力量。促使文姬放下一切、毅然回归的国度,不是生养之邦,而是信仰之邦、文化之邦,也就是代表着文明与希望的未来之邦。  相似文献   
153.
关于世界末日的各种预言,历史不可谓不悠久,种类不可谓不繁多。公元1世纪,耶稣说,"我老实向你说,这儿有一些站立的东西,应该没有体验到死亡的滋味,直到它们看到来自那个王国的‘圣子’。"这条语录被解释为,末日审判会发生于一生的任何时候。  相似文献   
154.
艾素萍 《学理论》2012,(26):98-99
各种习俗都蕴涵着深层次的文化积淀,是各种文化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社会心理和道德传统的反映和体现。西方国家围绕死亡进行的遗体处理、怀念、祭奠等一系列礼俗活动,无不透射出基督教的影子和权利平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同时,正是在基督教文化和权利平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这两大主导因素的影响下,西方人有其特有的坦然面对死亡、超越死亡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55.
本文主要以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为例,以施传方的传教动机为考察重点,分别在人际、教际以及国际的层面上,对宗教传播活动中行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伦理正当性问题进行探讨。文章结论认为,为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受传方的人权应当优先于施传方的教权,宗教宽容比"宗教自由"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6.
余以为 《廉政瞭望》2012,(12):33-33
随着中国的快速转型,人们显得越来越躁动不安。缺少有效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缺少一种叫做“安静文化”的东西。任何一种文明中,都有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安静下来的安静文化。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印度文明都是如此。中国传统文明也如此,但进入近代之后,很快就失去了文化的安静因素。  相似文献   
157.
萧红面对生命价值呈现一种形而上的思索,其作品让我们窥视到人的罪性、人性的局限及人的自我膨胀、人的自我神话,而这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一直忽略的一面。我们缺少"原罪"意识,对我们来说罪是带有一种法律的和道德的含义,而不是灵性的、宗教意义上的原罪意识。萧红形象地展现了人类的罪在现实生存中明显或隐含地显示着自身的存在。对基督教"原罪"思想的探究,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探察真实的人性。  相似文献   
158.
萧红面对生命价值呈现一种形而上的思索,其作品让我们窥视到人的罪性、人性的局限及人的自我膨胀、人的自我神话,而这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一直忽略的一面.我们缺少“原罪”意识,对我们来说罪是带有一种法律的和道德的含义,而不是灵性的、宗教意义上的原罪意识.萧红形象地展现了人类的罪在现实生存中明显或隐含地显示着自身的存在.对基督教“原罪”思想的探究,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探察真实的人性.  相似文献   
159.
李大伟 《政府法制》2014,(11):35-35
英园,到处都是“宫保鸡丁”:王官、古堡、基督教、市政厅之潴音也。到处都是希腊式的网柱、罗马式的拱顶,到处都是红砖的房、石垒的街。在中国,100年的房屋已经垂垂老矣,弥足珍贵;在英困,200年的房屋,属于“年轻的老头”,成群结队。中国的古迹,大都埋在地下;英困的古董,大都立在地上。英国的街道,窄窄的、弯弯的,始终走不出中世纪的街巷。  相似文献   
160.
贾小蓉 《传承》2012,(10):4-5,27
建党初期,党的总任务包括反帝,但当时共产党没有取得政权,对如何限制教会没有具体的规定。土地革命时期,动员人民反对外国教会成为反帝的直接途径。抗战时期,国民党竭力包揽中外交往,各根据地政府极为重视盟国背景的传教士和基督教会。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基督教政策是一方面镇压反革命,一方面团结宗教界爱国力量。建国初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将之法律化,开展基督教宗教革新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