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正>二战中,日本掠夺了大量受侵略国家的财富。美国作者斯特林·西格雷夫和佩吉·西格雷夫共同著作《黄金武士——二战日本掠夺亚洲巨额黄金黑幕》一书披露,战争期间,日本皇室从南京掠走的黄金至少在6000吨。但令人奇怪的是,战争结束后,这笔财富像蒸发了一样,在史料上难见其踪。该书译校王选女士对此作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142.
<正>提案工作涉及面广,既有政策性、方向性的文案要求,又要做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既包含提案的筛选提交,也包括提案的答复办理;工作对象既有系统广大科技工作者,又有科协界政协委员,还有相关区县、委办局等。为做好这项工作,市科协坚持多角度、多层面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加强提案工作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实效。十二届政协以来,市科协共提交政协团体提案3件,界别提案2件,科协界委员提案61件,其中,有4件  相似文献   
143.
编者前言     
本刊诞生于1962年,乳名<法学研究资料>,专事译介以前苏联为主的外国法学,然刊行不久便夭折于"文革"的疾风暴雨之中.1979年复刊,易名<法学译丛>,1993年再度更名为<外国法译评>,2001年最后定名为<环球法律评论>.刊名几易,折射出我国法律史的一段辛酸曲折而又进取日新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4.
“易”不可译,似乎已成为《易经》翻译界的某种共识。“异延(differance)”这个词同样具有某种不可译性。吊诡的是,以上两个不可译的单词或概念有某种内在的共同点,如果对他们的不可译性的来由和解决办法做深入探讨,似乎可以找到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思想的某种通道,使两种思想系统能够直接对话和“通约”。  相似文献   
145.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杜博妮提出了汉英文学翻译应遵循快乐原则,照顾普通英语读者的阅读需求,使他们感受到阅读文学译作的快乐。比较杜博妮与奈达的翻译理论,详细分析杜博妮的翻译原则的特点,并以之为基础,赏析汪榕培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英译,从而可以发现,杜博妮的翻译原则对汉英文学翻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6.
冯正斌 《前沿》2010,(10):136-138,155
本文借助"目的论"及接受理论,通过对变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影响其主体性发挥的目标语读者及译者自身素质等因素的系统论述,得出译者主体性在变译中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为此,译者在变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翻译的"目的"及读者的接受力,而且要提高自身翻译能力,采用灵活的变通手段和变译方法,在译前与读者达成共识,译后与读者达成共鸣。  相似文献   
147.
《学理论》2015,(3)
《孙子兵法》之复译,作为一有利可图的文化生产场域,见证了译者之间围绕权力和权威而展开的斗争。这场斗争表面是围绕"体",即谁的译文更忠实于孙子的内容与形式,实质上是围绕"用",即谁的译文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而读者的需求又直接决定着文化资本的再分配,而文化资本的再分配又是在译者将其转换成经济资本的翻译行为中得以实现。加葛里亚蒂之所以敢于挑战先前译者的权威地位并在英语文化语境取得空前成功正是由于其成功实施了独特的体用合一化资本运作策略。  相似文献   
148.
149.
编者前言     
本刊诞生于1962年,乳名《法学研究资料》,专事译介以前苏联为主的外国法学,然刊行不久便夭折于"文革"的疾风暴雨之中。1979年复刊,易名《法学译丛》,1993年再度更名为《外国法译评》,2001年最后定名为《环球法律评论》。刊名几易,折射出我国法律史的一段辛酸曲折而又进取日新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0.
在古诗英译这个特殊的世界里,意境的传达向来是古诗英译者所追求的.通过对意境的定义,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诗九种英译文进行比较,探讨古诗英译意境的传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