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51.
赵青山 《乡音》2016,(4):4-5
3月31日,全省政协提案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全国两会和全国政协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各地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政协提案工作。省政协副主席艾文礼出席并讲话。艾文礼指出,要充分认识新常态下的政协提案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对做好新时  相似文献   
52.
随着生态资源价值的日益凸显,我国涉生态资源案件的数量与类型不断增多,传统刑事司法模式下单一的刑罚手段已无法有效解决环境犯罪行为中人与环境的关系。由于环境犯罪的特殊性,将以恢复、预防为主的恢复性司法引入环境犯罪案件逐渐受到司法界关注,古田县法院"补种复绿"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其中的典型尝试。"补种复绿"在古田县近年的环境犯罪预防及恢复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法源依据不明确、适用对象具有局限性、事后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结合国内其他地区的试点情况,将生态补偿机制纳入环境刑事司法模式,同时配合实施过程的保险机制与监督机制,是实现生态环境之有效保护的可行之径。  相似文献   
53.
贾焕杰 《前沿》2010,(6):154-156
加达默尔的视阈融合理论为复译提供了合理性和必然性,他对前理解的肯定让我们充分看到了误译的研究价值。本文自加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的中心概念"视阈融合"发轫,探微"视界融合"和"前理解"对复译和误译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4.
服饰有一定的审美功能,还有文化象征功能.<红楼梦>中对女性服装和配饰的描写非常丰富,尤其是发饰、服装样式、色彩方面.从这些描写中可以发现文化词汇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及其存在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5.
复行为犯,是刑法分则规定的,构成某种犯罪的完成形态必须实施数个且不独立构成犯罪的实行行为的犯罪。构成复行为犯的实行行为具有复数性,准确区分复行为犯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的单复数,对于认定复行为犯的罪数具有重要意义。复行为犯着手的认定,应当以造成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受到肾迫危险时,才宜认定为着手。  相似文献   
56.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译界讨论已久的一个重要议题。文中以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了英汉互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认为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可译性或是不可译性,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是可译性限度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可译性限度并非静止不变,而会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57.
我国刑法将轮奸定位为强奸犯罪的加重情节,而非独立的罪名。因强奸犯罪属复行为犯,复行为中的强制行为之上可成立共同正犯,而奸淫行为具有亲手性和排他性,不能成立共同正犯,各犯罪人只能轮流地、各自地实施奸淫行为。轮奸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共同正犯,而是数个独立意义上的强奸犯罪之叠加,也只能在宏观上被拟制成为"共同正犯",即多犯罪人"在实现各自轮流奸淫被害人的目的支配下"通过参与实施"团体性"强制行为而实现每个犯罪人对被害人的奸淫行为。  相似文献   
58.
在中国价值国际传播中,“复魅”要求以价值本质为出发点探赜中国价值的国际传播,凸显中国价值国际传播的本意要旨;开显以互属认识论为前提,确立中国价值国际传播的两个维度,即宏观层面的原则性价值和具体层面的互动性价值,为中国价值国际传播提供认识论基础;中国价值国际传播以实践成效为准则,实践是中国价值国际传播的最终衡量标准,满足实践需求是中国价值国际传播的生长点,中国价值的国际传播是一项系统的实践工程,传播的实践方式需要差序化。  相似文献   
59.
中国英语产生于国际英语对中华文明和华夏社会的描述,也源于中国人用英语来描述自己与世界,它是国际英语的拓展与延伸。可以说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英语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英语的形成,定义,特点,以及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对中国英语进行分析,认为中国英语能反映中国的特色,有利于把中国推向世界,在国际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大家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诗是否可译,争论由来已久。不少中外学者都提出过不同观点。无论从"传神达意"还是从"形式音韵"看诗的翻译的确很艰难。然而,诗并非不能翻译。通过对优秀译诗赏析,从诗的翻译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辩证统一的角度,我们对诗的可译性问题可以出"诗难译,但可译"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