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81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各国政治   766篇
工人农民   110篇
世界政治   9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20篇
法律   1009篇
中国共产党   3320篇
中国政治   5518篇
政治理论   1171篇
综合类   174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1732篇
  2013年   1573篇
  2012年   1979篇
  2011年   1857篇
  2010年   1484篇
  2009年   1236篇
  2008年   939篇
  2007年   625篇
  2006年   608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迟福林 《求知》2005,(8):14-16
改革实践证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企业家,建设和谐社会同样需要企业家。为此,要加快企业家制度建设,努力营造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2.
冷战后,冲突预防成为欧盟共同外交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欧盟从两方面推进了共同外交安全政策的制度化:一是通过一系列官方文件逐步深化对冲突预防的政策承诺;二是迅速建立一整套冲突预防机制,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安全能力。欧盟在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将共同外交安全政策在制度层面的突破转变为共同行动的能力,为世界和平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从政策性负担的角度分析了在原有体制下隐蔽性失业存在的原因,以及政府相关政策转变的原因。隐蔽性失业的存在是因企业承担政府政策性负担所致,并受人口数量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在人口数量与技术水平不匹配的情况下,政府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追求较高的就业率,必然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就业任务。因而,隐蔽性失业问题并不会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产权的不断明晰而消失。  相似文献   
84.
中国经济转型分析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理论指导,要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所代表的"市场经济范式"的教条.伴随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和中国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兴起,中国经济转型分析的基本框架应该坚持转型目标明确、制度约束刚性、改革形式开放、以及阶段性推进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5.
郭良孝 《前进》2007,(2):34-36
省第九次党代会在我省进入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山西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也为大同市“重振北方重镇雄风”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好省第九次党代会  相似文献   
86.
中国对非政策:驱动力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非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为澄清西方的"资源驱动论",需从中国的国家特性、国家利益以及总体外交战略和思维等理解中国对非政策的驱动力。近年来中国对非政策的特点大致可归纳为机制化的建立、全方位发展以及重视软实力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对非外交中日益重视软实力的建设,就是"和平发展"和建立"和谐世界"外交新理念和新战略,以及树立一个"强大而可亲",绝非"强大但可畏"的中国形象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7.
东正教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宗教,它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且有过辉煌的地位。但是在苏联时期因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曾一度被打压甚至毁灭。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正经历着重要的社会转型,东正教的地位和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而且对俄罗斯各个领域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俄罗斯能源外交和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有着实施能源外交的优势,是能源供应大国,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因此中俄在能源合作领域尤其是在石油与天然气的合作上有着广阔的前景。在中俄油气合作问题上俄罗斯掌握着主动权,中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在此情况下,中国采取什么样的石油战略和政策,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89.
90.
张侃 《美国研究》2006,20(4):125-139
本文以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为着眼点,讨论该委员会以及参议院在肯尼迪时期对华政策制订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本文认为,尽管肯尼迪上台后有对既定对华政策进行修正的意向,并得到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大多数人的支持,但就整体而言,参议院对中国仍怀有很深的敌意。如果肯尼迪在那时提出与中国和解,要冒的政治风险太大。作者对“若肯尼迪不遇刺并实现连任,美国对华政策在其任期内可能会发生重大修正”的假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