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107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2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乌克兰是独联体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的重要经济体。2008年9月开始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乌克兰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从虚拟经济领域先向实体经济领域,再向社会领域传导,并扩散到乌克兰的政治与外交领域。为应对危机,乌克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32.
媒体     
《南风窗》2010,(15):8-8
<正>1如何对付中国的金融实力?【美】《外交事务》7/8月本文作者肯·米勒是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馆长,也是美国国务院国际经济咨询委员会的成员。他认为中国无与伦比的金融实力虽然令西方困惑,但中国不断增加外汇储备的做法,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好处远大于中国自己:中国发展经济的做法使自己变成了一个不平衡的巨人,外贸的大发展带来了大量外汇储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本所带来的高效率,在世界市场上长驱直入。  相似文献   
33.
《中国监狱学刊》2009,(2):163-163
方祥生在2008年10月30日的《光明日报》上著文《警惕“中国救世论”》说,最近,西方有些人抛出了“中国救世论”。在他们看来,只要中国打开其国库的闸门,让外汇储备流向这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和重灾区欧洲,世界就能安度金融危机,也可延缓世界经济萧条的到来。今天的“中国救世论”与昨天的“中国威胁论”、前天的“中国垮台论”,有并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34.
张彦 《南风窗》2008,(21):43-45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这是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成功调控宏观经济的结果。中国完全可以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中国应该继续保持紧缩性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方针,同时可以考虑更加积极、妥善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减轻结构调整的阵痛。  相似文献   
35.
沉重的金融安全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资低价购买中国金融资产大获其利的同时,我们在海外购买的金融资产大都贬值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一系列异动正深刻影响着中国的金融安全。金融全球化和大幅度地开放引进  相似文献   
36.
美国与中国经济刺激方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7.
信息总汇     
《中国法律》2007,(2):45-46,114-117
十届全国人大五交会议表决通过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等;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年来立法工作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2007年立法计划;2006年我国吸收外资近700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破万亿;三大诉讼法律改均有进展;“方正杯2006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揭晓;最高法院:要从经济上剥夺知产侵权人再犯罪能力;我国建立社保基金要情报告制度;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出炉。  相似文献   
38.
建立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意味着亚洲金融合作在制度化和多边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5月5日,东盟和中日韩三国(东盟+3)财政部长宣布出资800亿美元建立共同外汇储备基金。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合作在制度化和多边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该基金的顺利实施,将使现有东盟+3合作机制清迈倡议发展成为亚洲区域性的  相似文献   
39.
杨青 《人事天地》2008,(6):10-11
俄罗斯,这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石油资源、天然气、钻石、黄金、庞大的外汇储备和世界第二大核武器储备的国家,在未来若干年里,将由一个叫梅德韦杰夫的人领导。  相似文献   
40.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蔚 《桂海论丛》2008,24(3):43-46
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及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直接引发了外汇储备激增及流动性过剩问题。而后者对我国当前的投资、物价以及房地产和股市产生不利影响。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与我国多年来实行不当的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汇率政策及直接利用外资政策等一系列国际收支政策密切相关。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政策调整应从出口退税率、汇率决定机制及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