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625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7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22篇
法律   295篇
中国共产党   919篇
中国政治   940篇
政治理论   353篇
综合类   77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21.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的问题时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在科学考察国际形势特点和认真总结我国对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向全世界发出的我国在新世纪的对外战略宣言。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蕴含着新的时代气息,体现着新的现实要求,也展示了我国新的外交风貌。早在上一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就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2.
非洲联盟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面临最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避免并解决冲突,恢复和巩固和平。持久和平是非洲应对其他挑战的先决条件。非洲联盟的建立显示出非洲人民应对挑战的决心,其目标就是要消除贫困,维护和平,使非洲各国走上经济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是最早向莫桑比克提供援助的国家之一,非洲国家视中国为伙伴和盟友,中非合作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3.
郑永年 《台声》2004,(4):64-65
近年来,中国和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有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味道。尽管中国和世界三大经济集团即北美、欧盟和东亚的经贸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和亚洲国家之间的经贸表现相当突出。去年,所有亚洲国家,无论是东北亚的日本、韩国还是东南亚各国,在和中国的贸易中都有可观的顺差。传统上,这些国家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但中国后来居上并且有超越美国之势。在很多亚洲国家的眼里,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敏锐的观察家也发现,中国和亚洲国家的关系并非仅仅是经贸关系那么简单。他们感觉到,在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中国和这些…  相似文献   
124.
《世界人权宣言》与中国的人权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人权宣言》的通过是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人权在当代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宣言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斗争和妥协的历史产物,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中国的人权观同《世界人权宣言》尊重人权的基本原则相一致,并对宣言的内容有所发展。自从宣言通过以来,世界人权运动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发展中国家人权观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推动当代人权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动力。现在,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修改宣言的要求,这是对西方人权观和西方国家利用人权实施霸权政治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5.
1998年5月28-31日,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合作举办了中美关系史国际研讨会。本文介绍了会议中双方学者对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一些重大问题,例如两国对抗局面形成的根源、50-60年代冲突与克制的情况、两国关系解冻的过程、两国的外交决策机制和运作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还介绍了美国学者在中美关系史研究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和对资料的发掘情况。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学者们对中美关系现状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6.
中苏同盟关系被推向顶峰 赫鲁晓夫担任苏其中央第一书记后,中苏关系的发展也随之进人了短暂的“蜜月”期。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加强了合作.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也开始增多。  相似文献   
127.
郭渊  王静 《长白学刊》2005,(1):94-98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深刻地影响着明代对周边国家的外交行为,主要体现在重邻倚邻,亲仁善邻;强基固本,以德服邻;避战慎战,宁边安邻;礼义为先,厚往薄来;恩威并重,怀柔羁縻.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睦邻政策,是今天中国政府所推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的重要源泉和理论基础之一,对思考我国未来的周边安全战略不乏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8.
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蒋介石作为掌管国民政府党政军大权的核心人物,他的对日外交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对日外交决策和军事决策。这期间蒋介石的对日外交思想主要表现为“抵抗中求和平”、“抗战外交”、“和谈外交”,其外交思想反映了他既战既和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29.
大国能源外交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能源外交向来是世界经济大国外交工作的重点。通过能源外交谋取全球能源资源配置中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各国能源外交的核心内容。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加人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面临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问题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能源外交格局中开创新局面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30.
200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利产生。党的十六大是继往开来的大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贯彻十六大精神,秉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内向性与外向性的结合、稳健性与进取性的并行,在国内发展战略与国际战略方面均体现出理念创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战略思想在逐步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