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86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3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5篇
法律   448篇
中国共产党   620篇
中国政治   1076篇
政治理论   350篇
综合类   53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区域一体化的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基于实现当地利益的需要,会采取组团或个体的方式展开博弈.从结构上看,博弈的目的是从浅层的角色博弈,再发展到深层的利益博弈,而且在每一层次的博弈都有所侧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地方政府之间无休止的博弈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是无益的,应引导各地方间进行利益竞合,实现博弈关系的低级治理,再在此基础上达到利益超越,实现博弈关系的高级治理.  相似文献   
102.
新时期中国的快速崛起和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给中美两国带来战略上的新挑战,如何管理中美关系成为中美双方的一个战略难题。历史上欧洲协调时期的大国协调理路能够为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大国协调机制包括了会议协调的形式、大国克制、非排他性制度安排、均势的设计和协调机制多样化等。大国协调机制包含了利益妥协、现状偏好、信守规则和相互尊重的理念,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协调机制进行对话、协商、讨价还价,并最终达成妥协。当前中国的快速崛起给国际体系带来持续的冲击和反应,而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和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也极大地加重了中国所面对的结构性压力。这种国际局势呼唤中美协调。当今时代的国际政治存在中美协调合作的可能条件,中美在核心安全利益、核心政治利益和战略利益等方面存在协调的有利局面。但也存在阻梗协调合作的"软石头",如何应对和管理中国崛起及其"非现状偏好"诉求,如何在东亚地区实现中美战略磨合,考验着中美两国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3.
异地高考政策实质是围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所产生的利益分配机制,它涉及多方面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考生与家长等。异地高考政策是一个由多元利益主体构成的政策网络,可以分为政策社群、府际网络、专业网络、议题网络。政策社群之间部门利益之争,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之间的教育公平和权力之争,府际网络之间的招生指标之争,府际网络与议题网络之间的利益之争,议题网络之间教育权利之争,导致了异地高考政策执行难度。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络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使异地高考政策网络成为一个非零和博弈的互动网络,推进异地高考政策的良好执行。  相似文献   
104.
正法国在历次国际贸易谈判中坚持"文化例外"的原则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有效地维护了本国文化产业的利益。对法国而言,"文化例外"并不是一项应付对外谈判的权宜之计,而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长期国策。"文化例外"显示法国文化的独特地位法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大国并不是偶然的,这是长期以来法国历任执政者遵循"文  相似文献   
105.
2015年,中美关系的竞争与摩擦呈上升之势,一些领域的竞争与摩擦导向了不同的结果,与此同时,稳定双边关系的努力取得成功,双边合作取得新进展并赋予两国关系以新的重要性。中国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和对两国关系更强的塑造能力。奥巴马执政的最后一年,对华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在南海问题上失控的风险上升。下一届美国政府仍将在对华关系上综合运用接触、合作与制约、平衡两手,双边关系有可能出现局部紧张和对抗。中国将继续推动中美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并加强对这一关系的战术管理。  相似文献   
106.
作者首次提出了"亚洲协调"的概念,讨论了亚洲协调对未来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安全治理的必要性和长远性。尽管最早的主要国家之间协调(concert of powers)的理论与实践是19世纪的、欧洲的,但是,关于主要国家之间协调(不仅是大国协调)的一般理论却同样可以运用在解决21世纪的亚洲(以及太平洋)的严峻安全挑战和困境上。这些挑战和困境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演化为严重的大国之间的对抗甚至冲突。更重要的是,亚洲协调将注定会阻止战争、实现长期和平及维持本地区的经济活力。也就是说,如果亚洲协调明智地和有效地建立并运作起来,到2079年,亚洲以及太平洋将拥有一百年的和平,如同欧洲在1815-1914年拥有的百年和平。从1979年到现在,亚洲地区已经享受了接近四十年的和平。在过去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地区或者跨地区的论坛、会议、组织和制度等,反映了治理亚洲地区的权力转移的企图和努力;尽管这些安排相互重叠、尚未彼此兼容,甚至相互竞争,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当做未来亚洲协调的基础。虽然目前的地区安全治理仍然由美国及其同盟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但美国也不得不重视复杂的安全地区主义。有不少人建议美国应该以亚洲协调作为未来解决与中国关系的方案。中国已经为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亚洲和平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已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回应美国的"转向亚洲"。中国在亚洲协调中的地位是中心的和关键的。  相似文献   
107.
历史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回望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们会记住哪些精彩的瞬间呢?白宫漫步在华盛顿如水的夜色中,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从白宫出来,穿过宾夕法尼亚大道走向布莱尔国宾馆的那一刻,是一个经典的瞬间。当地时间9月24日,习近平主席抵达白宫,开始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随后,两位领导人摘掉领带,轻松地从白宫西翼办公室...  相似文献   
108.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之际,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力排众议,坚持中国与美苏英并肩主导未来国际事务,后来又加入法国,共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一个大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大国地位不是自封的,其形象最终产生在他国的认识和判断之中。客观而言,罗斯福关于中国大国地位的思想曾经遭到包括丘吉尔在内的当时许多政治家的嘲讽,  相似文献   
109.
作为世界上网民最多、互联网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中国政府积极探索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互联网的途径和方法,已初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互联网管理模式。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中国模式”代表着信息网络时代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管理领域的有益探索,其主要理念、一般经验和基本做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新秩序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国模式”的实践价值和世界影响值得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0.
《前线》2012,(7):I0002-I000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六方会谈、举行中非合作论坛、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派遣护航编队赴索马里海域、举办世界博览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