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271.
面孔     
《廉政瞭望》2011,(22):10-10
杨利伟:太空“送信”我负责 11月3日,中国邮政太空邮局开通,杨利伟被任命为太空邮局首任局长。太空邮局采取“虚实结合”的经营模式,实体邮局设在北京航天城邮局,而虚拟邮局设在载人航天飞行器内,邮政编码特批为901001。当天,杨利伟向太空发出了第一封问候信。  相似文献   
272.
273.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州十号飞船在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49岁的聂海胜带着47岁的张晓光和33岁的王亚平,随神十出征太空。这次任务在轨飞行15天,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根据任务计划,他们将开展数十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来自山东的王亚平成为继刘洋之后,第二位走进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她将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相似文献   
274.
早在2003年神舟五号刷新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后,全球首位女航天员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就曾评价说:“我知道中国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我充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空将迎来美丽的中国姑娘。”如今,她的预言实现了。  相似文献   
275.
张草 《工会博览》2008,(20):40-42
2008年9月27日17时0分35秒,在之前的总计19分钟35秒的舱外活动中,42岁的航天员翟志刚把中国人的第一个足迹留在了茫茫太空。  相似文献   
276.
走向太空     
《时事报告》2006,(2):F0004-F0004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世界航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77.
《警察技术》2008,(6):79-80
中国“神舟七号”9月25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有了新的突破。作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太空飞船录音及存储设备的提供者,相伴中国航天走向飞跃的合作伙伴,华旗爱国者不但证明了自己的尖端科技实力,同时,在航天技术民用化领域,其面向普通大众的专业录音笔系列,也走向了一条“飞天”之路。  相似文献   
278.
太空旅游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空旅游在法律上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有关太空旅游的定义,不能仅从空间高度考虑;二是太空旅游不是简单的私人行为,还可能导致国家责任;三是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应适用何种法律;四是在太空旅游的组织者、承运人及游客之间,如何体现利益平衡,又要体现太空旅游的特殊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太空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9.
“神七”问天,成功出舱。举国欢腾,九州感奋。浩瀚太空的“中国脚印”写下了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又一次实现了新的一大跨越。面对“当惊世界珠”的成就,“神七”载人航天工程的专家们在接受央视访谈时却气定神闲地说:“虽然有了109次发射的经验,特别是有了‘神六’发射的圆满成功.怛我们每一次都毫不懈怠,从零做起,永无止境。质量归零,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确保可靠性、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280.
索引     
常林 《小康》2008,(11):9-9
神七从太空遨游一番又回到了地球,翟志刚等3位航天员从返回舱走了出来。《纽约时报》引用一位美国太空史专家的话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中国已经加入了一个很特别的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原来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个会员。"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能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事物来证明,而航天高技术正是能够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