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118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6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党为了实现其奋斗目标在解决宗教问题时所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的总和 ,它是以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为基本内容的宗教政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 ,就主张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5 0年代 ,党和政府在宗教事务方面做了许多艰巨的工作 :在政策上将正常的宗教组织、宗教活动同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动组织、反动活动严格区别开来 ,取缔了各种反动会道门 ;清除了潜藏在宗教组织和宗教团体内的反革命分子 ,有力地调动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  相似文献   
92.
93.
人权短波     
《人权》2002,(6):54-58
为配合9月1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实 施,吉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 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吉林省  相似文献   
94.
95.
在今年5月举行的印度大选中,以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以失败而告终,沦为反对党,而国大党则东山再起,重掌政权。这一结果尽管有点出人意料,但“历史没有假设”,任何“果”必有其“因”。分析和总结印度人民党“翻船”的原因和教训,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尤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6.
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 ,其中 ,青年信徒约占总人数的 3 6 %左右。为了使信教青年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必须根据其的特点 ,对他们开展扎实有效的团结、教育、培养工作。一、贴近信教青年 ,关心帮助信教育年 ,把信教青年变成我们的知心朋友。要贴近信教青年 ,首先要从了解信教青年做起。我国的信教青年来自各行各业 ,有农民、工人、学生、社会待业人员、也有干部和知识分子。他们文化素质不同 ,知识层次有别 ,个人爱好兴趣有异。就其信教原因而言 ,有的是因家庭影响而信 ,有的是因感情受挫而为 ,有的是因事…  相似文献   
97.
分析我市宗教人士统战工作的实践,体会到:党的宗教政策是做好宗教人士统战工作的指南,爱国主义是做好宗教人士统战工作的基础,做好宗教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是引导宗教界人士适应社会主义的政治需要,维护宗教人士的合法权益是赢得广大信教群众对社会主义向心力的必要措施,提高宗教人士的政治、文化素质是做好宗教人士统战工作的需要,引导宗教人士积极参与两个文明建设是宗教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8.
余翔 《广东党史》2007,(4):53-56
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周恩来非常重视宗教问题,在长期的实践中运用马列主义宗教观,对宗教特征、宗教作用、宗教政策及工作方针等方面作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一、关于宗教特征(一)长期性。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马克思说:"宗教将随着社会主义发展而消亡,社会发展的结果,必定会促使宗教消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社会主义实践,未能对社会主义的宗教状况作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99.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既涉及到宗教工作的方方面面,又同社会生活的诸多重要方面不可分割,因此,这是一篇大文章,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邯郸市的情况看,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提高到新的水平,任务非常繁重,这就需要深入思考,精心谋划,并知难而进,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00.
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佛教来说,不是一种外在要求,而是佛教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教讲恒顺众生,讲到乐有情、庄严国土,这一目标决定了佛教必须与现实的社会人生结合起来,历史祖师在私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契理契机这一原则,原因就在这里,“理”就是佛教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