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95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各国政治   99篇
工人农民   193篇
世界政治   5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7篇
法律   5567篇
中国共产党   6104篇
中国政治   8240篇
政治理论   3291篇
综合类   5572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511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444篇
  2020年   535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489篇
  2015年   964篇
  2014年   2482篇
  2013年   2304篇
  2012年   2653篇
  2011年   2388篇
  2010年   2172篇
  2009年   2348篇
  2008年   2527篇
  2007年   1974篇
  2006年   1516篇
  2005年   1244篇
  2004年   1002篇
  2003年   826篇
  2002年   787篇
  2001年   582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涉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与时俱进的十分重要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72.
73.
当今全球化的终极价值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在全球化这个发展平台上,人的发展程度客观地得到了极大提高;全球化最终会造就生产力与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最终会冲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实现共产主义,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客观的必然发展趋势。不过,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我们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全球化浪潮中,不断地推进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74.
社会公平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纵观历史发展进程,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赖长鸿 《现代法学》2002,24(5):154-158
我国现行劳动法律体系存在着形式上和内容上的缺陷。因此 ,应在探析其价值内核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劳动法律体系。该体系应包括 :劳动力市场主体法、劳动力市场秩序维护法、劳动宏观调控法、劳动监督检查法、社会保险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法。  相似文献   
76.
警犬具有得天独厚的嗅觉、听觉、防御机能和驰骋力,城市发展警犬对降低发案率、打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77.
为实现高校培养新型人才的目标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行为教育势在必行。法律行为的可变性和社会性是法律行为教育理论依据的关键 ,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法律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78.
朱晓鹏 《探索》2005,39(2):62-65
当代社会主义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走向中应该而且可以探索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必须在回顾总结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进行重新认识,并对其认识和研究的方法进行认真的革新,特别是要通过“回到马克思、”回到现实的语境、回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视域,努力重建马克思主义的以合作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价值体系,为现实社会主义的推进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9.
恩格斯晚年在总结科学发展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社会发展的“过程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问题 ,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 ,作出了新论断 ,生动地表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0.
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导致发达地区周边的农村被边缘化了,农村成为城市发展的副产品,并且无论是农村外部还是内部,都存在强烈的贴现未来的倾向。农村的发展问题,关键在于农村的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承认。在农村发展可选择的三种主要策略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农村旅游的开发,推进农村的服务化进程;开发多重价值是发达地区周边农村发展的可行路径。为此,必须进行深入的制度创新,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农民积极性的挖掘以及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