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571篇
中国共产党   502篇
中国政治   854篇
政治理论   384篇
综合类   87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学术界对公共服务的关注点,集中于效率、整合、效果、战略、客户中心等以公共产品为逻辑出发点的研究,当今社会"互联网+"模式将冲破原本固化的利益体系,成为治理主体打破信息孤岛和信息垄断的重要手段,社会公众也将通过参与供给的价值链过程来实现资源整合。主要关注公共服务领域的价值共创概念和关键要素等,在基于传统资源供给"单链条"思维的基础上,探讨从产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公共服务链条上主体价值共创角色的转变。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下以数据作为主导思维推动公共服务变革的可行性,探讨数据主导逻辑下公共服务价值共创机理运行,提出了规划者、生产者以及公众为核心的新的互联主体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92.
张毅翔 《求实》2012,(9):80-8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机理是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导下,系统、联系、动态、发展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发展过程,把握其内外动力和矛盾规律,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有效地创新。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范畴,有利于方法论研究的科学化和学科化。同时也为解读当代复杂社会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3.
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是指带有明显宗教狂热色彩或者利用信众对宗教的虔诚而实施的恐怖犯罪活动,是宗教极端主义的现实化.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是当今最主要的恐怖犯罪类型,在中亚地区最为猖獗.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的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有本质的联系,必须进行整体的研究.本文论述了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的概念、特征及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中亚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本文认为必须正确认识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与正统宗教的关系,全面认识该类犯罪的本质.为了有效地预防新疆的宗教极端型恐怖犯罪,本文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例如,正确对待宗教,实行适当的宗教政策;弘扬民族文化与教育人们正确认识宗教;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增强抵御各种利益诱惑的抵抗力,防止被极端势力所利用,等等.  相似文献   
94.
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流动青年空巢化是青年个体化意识凸显、城市社会关系陌生化和生活方式网络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青年空巢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青年群体成长发展中的正常行为。但流动青年长期的空巢化可能会弱化社会支持网络,放大个体化社会风险,不利于其深度融入城市和提升归属感,极易陷入空巢又空心的生活状态。空巢青年的未来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等多元力量的积极介入,为其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5.
本文通过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发展史,梳理出了中国所创造的五个方面经济发展奇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因探析,总结出了"坚持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确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革、推动了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了理论创新和经济发展实践的良性互动"等六个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96.
生态风险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要认识和减少生态风险甚至更严重的生态破坏,就必须洞察生态风险生成的原因。生态风险的生成主要可以从观念成因、科技成因、制度成因三个方面加以考察与追问,其中"控制自然观念"与"人类整体观的缺乏"是观念成因的主要内容,科技自身的自反性与科技的不当使用是科技成因的主要方面,国内不平衡发展与国际联合博弈则是制度成因的重要内容。只有厘清了生态风险生成的原因,才能使人们树立更理性的生态方案,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生态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97.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志坤 《求实》2017,(5):55-65
腐败历来是世界性难题,虽然各国始终严厉打击腐败,但腐败依然屡禁不绝。腐败的成因除了制度漏洞与市场经济诱因等一般因素以外,还有基于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与心理结构所形成的特殊因素。人情因素是中国腐败的重要诱因,人情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不对人情进行适当的矫正,那么即使形成了不敢腐和不能腐的局面,也很难进一步构建不想腐的健康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8.
社会主义医疗事业的兴盛需要德才皆备的现代医学人才,而德才皆备的现代医学人才必须具有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培育医学生积极生命价值观的关键在于提升医学生对积极生命价值观的普遍认同,这需要从认知、认可和认同三条理路着手,借助医学专业教育帮助医学生认知生命现象,通过职业教育帮助医学生认可生命存在,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医学生认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99.
《学理论》2017,(5)
纵览社会学研究的诸多焦点性议题,群体性事件研究始终受到众多社会学者的青睐和眷顾。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已进入社会结构重组、利益结构分化、社会矛盾迭出的转型期,由于社会阶层结构断裂、利益表达机制缺位、政府调控方式不足、社会群体心态失衡等原因,致使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冲突的主要形式,接连不断的群体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影响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症结。本研究以近年来政府、学界和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力图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对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00.
中国城市雾霾治理的成效不仅关系经济的发展,更关系人民的福祉。挖掘中国城市雾霾治理的内在机理、寻求中国城市雾霾治理的有效路径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从雾霾产生的溯源看,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雾霾治理进步率符合城市雾霾治理的理论逻辑,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规制完善对雾霾治理进步率的影响是雾霾治理的内在机理,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完善正式环境规制、加强非正式环境规制约束是有效进行雾霾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