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3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3篇
法律   1308篇
中国共产党   1754篇
中国政治   2796篇
政治理论   961篇
综合类   199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726篇
  2013年   661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842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警察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院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民警察的摇篮,不仅应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还必须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不仅是有效地预防心身疾病、精神疾病的需要,更是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的必然要求。但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显示,对警察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问题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正确认识德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将警察心理训练纳入警察心理训练的体系之中,充分认识警察训练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同时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心理选拔在招生(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素质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一个热门话题,人的素质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使这三方面得到全面而系统的发展。然而,根据这三层内容的关系,在这三层素质中,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其中主要是道德素质)是最关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3.
目前我国公安院校射击教学的现状与实战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使教学更贴近实战应用 ,教学中应增加多枪种的教学训练、PPC训练科目、对移动目标的射击、夜间训练、心理训练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4.
145.
心理调节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意识、情境、转移、外力内投等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46.
罪犯心理矫治的技术,必须适合我国国情,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劳动疗法、谈话疗法、权威疗法和心理平衡疗法是在长期的罪犯心理矫治实践中摸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矫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7.
浅析暴力事件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与群体性暴力事件的个体之所以与群体行动保持一致,采取比单独行动时更大胆的行动,敢于公然实施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因为其心理和行为受到了群体的影响。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方式及其结果主要表现为从众行为、心理暗示、情绪传染、行为模仿、去个性化。  相似文献   
148.
陈建坤 《发展论坛》2003,(11):80-80
人类社会已迈入21世纪,新世纪的领导应该是什么样的领导?这是当前国内外领导科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时代性课题。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公冶祥洪在长期从事领导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敏锐的与时俱进的眼光,抓住“21世纪领导干部、管理者和企业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具备何种全新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一崭新课题,及时推出了《现代领导与管理心理》(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这本系统性专著。该书前半部分对现代领导的本质和职能、领导活动规律、现代领导体制、领导素质和能力等基本理论作了新的开拓性研究。我们从作者的概括、阐述、论证…  相似文献   
149.
孙英 《思想战线》2003,29(2):16-20
幸福概念深刻而复杂,可以在三个层次上把握。首先,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乐;进一步说,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心理体验。与此相对,不幸首先是人生重大的痛苦;进一步说,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不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损害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50.
新世纪大学生择业心理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范静 《青年探索》2003,(1):43-46
在社会经济体制发生重大改革变化的今天,新世纪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出现了双向选择、自立竞争的新特征。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的觉醒,培养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他们思想领先,观念更新快,市场认同度高,经济意识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