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1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篇
法律   83篇
中国共产党   1153篇
中国政治   703篇
政治理论   111篇
综合类   1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福建党史月刊》2012,(16):F0003-F0003
2012年4月8日至14日,福建竹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市、县党史十部赴山西开展“学党史重走抗战路”活动。通过参观阿河头地道战遗址、武乡八路军纪念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砖壁百刚大战指挥部旧址、平型火战役遗址等抗战旧址,重温抗战历史,实地接受了一次牛动的党史教育。  相似文献   
82.
陈予欢 《黄埔》2012,(3):55-57
抗战八年,功勋卓著 1937年8月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甘军侵华攻势日益险峻。1937年8月18日陈减奉蒋介石电召抵达南京,策定抗战计划与战斗序列。他认为:“我国因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施迅速决战之战略。  相似文献   
83.
抗日战争期间,井冈山区域没有侵华日军的常规驻军。原宁冈县范围内,除了日军在乔林、楼下、源头几地路过一次,可以说没有到过日军。1945年1月下旬,侵占永新的一支日军开到新七溪岭,在山顶上向新城发射了两炮,炮弹落在城内西门谢松青家的庭院内,炸出  相似文献   
84.
聂荣臻 《黄埔》2015,(2):18-20
进犯平型关的日军,属于敌坂垣第5师团。坂垣本人在中国呆了很久,他的全名叫坂垣征四郎,是个有名的"中国通"。他早在1929年就在关东军任参谋,当时是大佐军衔。"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在东北组织伪满洲国,就是由他代表关东军同溥仪谈判的。由于组织傀儡政府有功,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他已经升任中将师团长了。坂垣师团武士道精神很强,在日军里有些名气。坂垣所以选择平型关作  相似文献   
85.
张鸣 《廉政瞭望》2014,(22):44-44
抗战胜利,遗留问题要解决,其中一项就是审判汉奸。抗战期间,中国的汉奸比较多,从北方到南方,伪政权好几个。最大的,就是汪伪政权。关内的沦陷区名义上都归它管,实际上不过统辖江南一隅。 汪精卫原来是国民党的副总裁,论资历,比蒋介石还显赫。当年刺杀摄政王名满天下的时候,蒋介石还籍籍无名。汪伪政权里的人物,在国民党阵营里,也都是数得着的。这样的伪政权,不受惩罚,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86.
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从一座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国战时首都,成为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党各派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活动舞台;从一座古老的军事要塞,一跃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指挥中枢。  相似文献   
87.
渠冉 《党史纵横》2012,(6):23-24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把中国化为一个战区,派史迪威到中国战区担任参谋长。史迪威在中国任职期间,对国共两党的偏见较小,是一位比较务实的人物。据有关史料记载,史迪威早在1936年任美国驻华武官的时候,就开始搜集、研究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情况,对中共有了一定的印象。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一直注视着中共及其军队的动向,台儿庄大捷后,史迪威在武汉第一次见到周恩来和叶剑英,这也是他第一次和中国共产党人见面。这次会见留给他的印象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88.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战时壁报工作服务团成立并创办发行《壁报》,以其快捷、高效的发行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上海人民尤其是下层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精神,颂扬上海军民的英勇杀敌事迹。《壁报》突出全民抗战、全面抗战、抗战到底的指导思想,宣传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凸显了中共在抗战初期试图引领舆论走向的政治觉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共的影响力和声望。  相似文献   
89.
2012年4月8日上午10时20分,随着厦航班机在太原武宿机场着陆时一刹那的震动,耳边仿佛激荡着"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多少回向往的抗战圣地之旅开始迈步前行,心情显得有点激动,有点忐忑。山西省会太原,古称并州,因太行与吕梁两山并峙而得名,诗仙李白赞古城"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踞镇,非贤莫居"。因山西战略地位的重要,自1937年8月  相似文献   
90.
邢逸群  冷培榆 《侨园》2012,(5):68-69
一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10月26日晚,战役进行到最后阶段,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四百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八百壮士"孤军奋战4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进攻,毙敌二百多人,取得了"四行保卫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