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6篇
法律   171篇
中国共产党   2341篇
中国政治   1484篇
政治理论   385篇
综合类   56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430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500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欧阳青 《党史博览》2013,(12):35-41
第四野战军是一支兵力强悍、武器精良、横扫南北的果敢先锋之师。其前身是抗战胜利后奔赴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和东北抗日联军所部。第四野战军独树一帜,初胜秀水河子,猎杀“千里驹”,四战四平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一年四季,攻势不断,走出了林彪、罗荣桓、萧劲光、黄克诚、谭政、刘亚楼、邓华、韩先楚、李天佑、陈伯钧、洪学智、刘震、黄永胜、万毅、梁兴初、吴信泉、吴克华、胡奇才、李作鹏、方强、詹才芳、程世才、杨国夫、曹里怀、温玉成、张天云、罗舜初、钟伟、江拥辉、刘贤权、丁盛、龙书金等一批战将。  相似文献   
102.
李飞 《当代贵州》2013,(16):15-17
威宁中水考古,2005年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中水遗址群的文化序列,基本上反映了黔西北滇东北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发展过程。长期以来,威宁中水因为重要而丰富的考古发现,与赫章可乐、普安青山一起,被誉为贵州夜郎考古的三大重镇。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该地区展开过近10次的考古调查,进行了3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10余处  相似文献   
103.
1947年春,东北解放区启动大生产运动,这是中共在内外双重压力下的合理选择。其间,东北解放区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大生产运动逐步展开,并走向高潮。这场大生产运动为期不长,却成效显著,既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物质保证,并使东北成为抗美援朝的可靠后方,又对新中国(特别是东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浦源村位于周宁县中部,距县城仅5公里,两南崇山峻岭,东北平原并临东洋溪。2007年,浦源村获得了“福建省最美的乡村”、“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历史文化名村必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浦源村的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是独特的护鱼文化、船刷宗祠和孝子坊.  相似文献   
105.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赣南苏区作为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书写了气势恢宏、动人心魄的革命史诗。去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  相似文献   
106.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对于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如何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2020年12月22日,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  相似文献   
107.
李伟  刘杨  兰彦堃  谢忠秋 《奋斗》2021,(1):58-6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要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稳定的机制来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是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涉及工作人群目标衔接、工作任务目标衔接、治理体系的衔接、经济产业体系的衔接、社会支持体系衔接等诸多方面,要本着问题意识认真研究克服解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难题,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8.
范希春 《湘潮》2021,(1):4-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本文立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目标任务,聚焦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脱贫攻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四大历史主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振兴的历史,揭示了四大主题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以及乡村振兴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着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深层次改革与实行更高水平开放所作出的主动战略抉择和重大战略部署。东北地区要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东北振兴。  相似文献   
110.
赣州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首府,2012年和2014年,为促进赣闽粤原中央苏区脱贫致富振兴发展,国家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几年来,赣州革命老区发扬苏区精神,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振兴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其他老区特别是川陕老区振兴发展提供了四个方面的经验,一是国家的大力支持,二是高效的对口援助机制,三是重大项目的推动落实,四是全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赣州经验说明,落后地区振兴发展也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和外界援助结合,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基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基础上的振兴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