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77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初中生街头少年同时受到学校体制、心理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维度的社会排斥,作为社会排斥过程中的主体,他们用正面冲突与负面评价、离家出走、规避冲突和走上街头互相扶持等方式来应对社会排斥,对于这个群体走上街头之后的生活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在我国农村新型金融试点的宏观背景下,系统总结和梳理世界范畴内微型金融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动态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西方微型金融的目标定位,金融排斥与目标漂移等理论成果以及微型金融的福利效果,都将为我国农村新型金融试点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析了改革前与改革后,由于制度和文化的变迁,导致对流动儿童城市化的阻碍影响,并分析了形成变迁和产生影响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使流动儿童城市化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论基本银行服务排斥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收入者等社会弱势群体不能或不能充分享用存款、取款、资金转移等基本银行服务,不仅使其生计受到影响,而且加剧社会分化,妨碍经济与社会发展,故许多国家都重视对其进行治理。鉴于银行享有诸多法律特权并占用较多的公共资源,政府就此对银行实行一定限度的强制性干预仍属正当。我国应将构建普惠性金融体系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立法、监管、行业自律为基础,以利益驱动为中心,全面加强对基本银行服务排斥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的消极反应,社会排斥在人类社会中的存在由来已久。本文尝试从社会排斥的时代背景、理论发展、发生原因以及涵义等方面进行梳理,并以艾滋病人社会排斥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社会排斥的原因、类型以及分析解读法律在消解艾滋病人的社会排斥的作用,以此为前提探讨了消解艾滋病人社会排斥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7.
媚雅广告是指以感性诉求为主、强调典雅情调、营造尊贵品位的广告形式.它通过对艺术、运动、地域和源语符号进行意义嫁接,完成符号赋值,一方面鼓励社会中上层进行精英反叛式的主动排斥,与社会普通大众保持距离;另一方面试图赋予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不平等以合法性,故意通过差异化设置文化界限和社会区隔,导致了社会下层的被动排斥.从表面看,媚雅广告是一种新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的表征;往深处究,不难发现它巧妙地利用了文化资本为之效力,是竭力追逐利润的商品生产者和试图扩张文化话语权的社会中上层两者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王学川 《长白学刊》2011,(2):127-131
社会包容是指社会的制度体系对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社会成员及其所表现的各种社会行为的吸纳和认同。社会包容是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球化时代对执政党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减缓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一条重要途径。社会排斥是威胁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危因素之一。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来看,社会排斥有悖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看,社会排斥有碍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从共产党执政规律来看,社会排斥不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和提升。要真正实现社会包容,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都还要做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李鑫宇 《人民论坛》2011,(11):156-157
社会排斥理论是社会学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是西方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及问题引发的新思考。社会排斥理论的最新成果丰富了社会学内涵及拓展了社会学研究领域,使得很多社会矛盾及问题研究有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视角,社会排斥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缓解社会矛盾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互联网日益成熟和完善的功能,依赖网络生存并且终日足不出户的“宅青”也“应运而生”,并以其不断扩大的人群引发了大众的关注。由于受到社会制度排斥、文化排斥以及人际排斥等因素影响,“宅青”无法与社会融合,并且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探索相应的对策,帮助他们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