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历经十年动乱,"文革"错误理论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邓小平复出后为改革开放进行了关于解放思想的政治动员,这场动员由点到面,四处"点火",广为传播。他的动员充分利用"权威",中央地方双向互动,海内海外交织包含,兼有强制性和诱制性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162.
话语、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网络政治动员中的功能日益凸显,成为网络政治动员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看,宏观上的意识形态发展图景和格局限定了网络政治动员的性质及其发展空间;中观上的群体心理嬗变孕育了网络政治动员的情感动能;微观上网民的个体价值取向表明网络政治动员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定,同时又具有重新阐释、整合乃至创造意识形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3.
164.
宅基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重要财产,在其看来通常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利地位,因而,宅基地制度改革必将面对这一棘手的难题。以政治系统的输入过程为研究进路,结合余江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将"宅改"置于对政治系统的"支持"中进行探讨。通过分析这一支持的目标主体,即"宅改"主导价值、"宅改"博弈或执行规范、领导小组、执法大队、党员干部等权威结构,发现农民对这一目标主体支持的一致性,是使"宅改"诉求与愿望能够输入政治系统进行转化并输出符合农民共同意愿政策的前提条件,这也成为余江缔造"宅改奇迹"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5.
建国后,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即为《婚姻法》,其意义在于将婚姻制度作为打破传统的缺口,实现重塑群众思想和整合社会的目的。通过对个案县贯彻婚姻法运动过程的系统考察,详细了解党和国家如何利用妇联等组织进行宣传和动员。妇联以党组织为核心有组织有计划的围绕婚姻法动员和发动群众,重塑农民的意识形态,使婚姻法逐步通达乡村社会,重构农村的婚姻家庭、社会结构和网络与关系,将缺乏政治意识的妇女整合到国家体系,建构起她们的国家观念和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66.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举办形式各异的展览会用以实现政治动员。这些展览会始于1938年的延安,后随着大生产运动的兴起,逐渐扩展到其他根据地,并迅速发展,趋向成熟。作为政治动员的一种形式,根据地展览会不仅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动员和实现群众认同的重要空间与载体。一方面,根据地展览会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的宣传网络,消解群众对展览会的顾虑,从思想上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根据地展览会通过编排展览仪式和设计展览空间实现了仪式动员,并且在展览内容上通过宣传和灌输“民族”“新人”“建设”等关键词进行了话语动员。作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治动员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地展览会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和增强边区生产的同时,不断强化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向外传播根据地形象,引导和教育群众树立科学观念和爱国观念,促使边区社会显示新的面貌,人民生活逐渐呈现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