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76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1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19篇
法律   938篇
中国共产党   618篇
中国政治   1480篇
政治理论   293篇
综合类   40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南风窗》2011,(22):76-76
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关于汇率问题的争议,总是没完没了。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3票对35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个法案普遍被视为针对中国,试图迫使人民币  相似文献   
992.
国际贸易体系改革与中国的积极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友骏 《国际展望》2011,(5):91-104
二战后,GATT/WTO框架下所构建的国际贸易体系,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发挥了的巨大作用。但随着贸易格局、经济实力等各类因素的变化,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也出现诸多矛盾及问题,这也成为新一轮贸易体系改革的根本原因。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代表,积极地参与并协调了国际贸易体系的进一步深刻调整,促使国际贸易多边合作体系的框架构建更为健全、完善。而且,中国“反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形式与推动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姿态,扩展了贸易体系的改革内容,也进一步拓宽了新贸易体系的发展目标。此外,中国的参与是实质性地将多边共谋机制引入国际贸易体系改革的协商机制,并对新机制给予创造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从政治的高度帮助确立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地位。总之,在合理、公正的新国际贸易体系中,中国的地位及作用将更为稳固、重要。而且,中国价值的显现并不是对传统制度的革命性颠覆,而是在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下,推动贸易体制有序、高效、平等、和谐地改革,并实现“内外并重、善内促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93.
戴淑庚  曾维翰 《台湾研究》2011,(5):13-17,43
2010年6月29日ECFA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由功能性阶段进入制度化阶段,两岸经贸合作掀开了崭新的篇章。2011年1月1日ECFA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正式实施,随后1月6日“两岸经合会”正式成立,将进一步深化两岸经贸合作。两岸贸易在祖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扮演的角色如何?其发展现状与特征如何?对祖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产生何种效应?目前,已成为政府和政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994.
贸易开放是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GATT以及WTO等一些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构成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的贸易自由化,背离这一秩序或者趋势的结果是无法从他国的市场开放中获得益处。在出口导向战略实施了多年之后,目前拉美主要国家的贸易开放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正是我们所困惑的问题。本文以亚洲7个国家作为参照组,研究了1995年至2009年拉美7个国家(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墨西哥、秘鲁和委内瑞拉)的贸易开放程度。主要结论是,最近10多年,7个拉美国家的贸易开放度有了显著而稳步的上升,但与亚洲国家相比,拉美国家的贸易开放程度普遍略低。本文对于研究拉美国家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体制以及国内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中拉经贸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都具有基础性和阶段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首先从进出口额、进出口增长速度及进出口额占各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几个方面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日益增强.同时,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之外的第三方市场上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进行测算,表明中国与东盟出口结构趋同态势越来越显著,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在出口上越来越强劲的竞争性.文章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1975年中国与泰国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到 2010 年,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及第二大贸易伙伴。泰中贸易额虽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例如产品结构趋同、贸易发展不均衡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泰中贸易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来探讨泰中贸易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从区域内贸易视角透视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区域内贸易视角考察东北亚合作机制化的经济基础,同时分析区域内贸易具体特征作用于制度化合作的相关机制,有助于探寻东北亚区域合作滞后的深层原因。东北亚目前区域经济关联下各国的分散化利益诉求,很难在统一的制度性框架内实现。区域内贸易增长机制的生产—消费双重困境,又使区外力量必然成为干扰东北亚合作机制构建的因素。加强区域合作、进而扩大区内国家间的共同经济利益,可能成为破解东北亚"安全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8.
Incoterms2010:自由穿梭于国际贸易与运输之间的新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与国际运输合同在法律属性上虽然各就其位,但一直“并驾齐驱”地实践着跨国货物的输出与输入的职责,而自由地穿行于两者之间的国际习惯法便是Incoterms2010。租船订舱被视为买卖双方最重要的权利与义务之一,而新的货物风险转移标准与时俱进,无比折射着国际运输法则的理念。赋予Incoterms2010术语在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领域同等的效力,再次印证了国际盛行的自由贸易区演变规律。鉴于THC费用的纷争错综复杂,借助传统的公法——班轮公会反托拉斯豁免制度干预私法领域,增加了Incoterms2010保护交易的公平与秩序的砝码。  相似文献   
999.
面对金融危机和低碳标准对国际贸易新潮流的呼唤,我国应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目前我国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的现行法律制度并未能充分体现产业促进、海外拓展等方面的需求。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从知识产权和融资保障等方面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同时,立足国内丰富文化资源,完善产业的国际贸易支持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蔡晓东 《政法学刊》2011,28(5):34-39
在WTO时代,正确地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两个方面很重要,即:当多边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谈判陷入僵局时,就将知识产权问题与双边贸易协议挂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即FTAs)的大量出现就是例证;当多边贸易协议的谈判陷入僵局时就将知识产权问题的与贸易协议脱钩,签订了最新的反假冒贸易协议(即AC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