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既具有一般情境的特征,更具有本学科领域内自身的特点,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具有体验性与迁移性、特定性与多变性、真实性与生活性、情感性与人本性、承载性与意识形态性等特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基本特征是进一步区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各自概念、功能及其如何运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2.
23.
温岭民主恳谈是中国特色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范例,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已打造成为温岭一张响亮的政治名片。作为原创的基层民主探索,她是基于现实的需求自发生成的,她的出现既丰富了民主的内涵,又创新了民主的形式。对此进行发生学研究,追溯其原生的实验场境,回答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动因,旨在搞清楚恳谈文化之生成逻辑及其所蕴含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4.
社会矛盾的时空性存在,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原理在社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社会治安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矛盾的运动表现,因此,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发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枫桥经验”之成功在于一以贯之地将群众性作为“枫桥经验”的本质特征所进行的演进和发扬.“枫桥经验”的群众性特征体现于赢得群众的信任、提高群众的素质、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的加强以及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25.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有些哲学家对辩证唯物主义论据的概括,更进一步地分析探索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质,逐一反驳认识论论据、实践论论据和马哲史论据等认知上的偏差,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理论武器必须用来武装意识形态的认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门方法论的科学,拥有的发展空间较大,而且必定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指出邓小平理论也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的方法论范畴。  相似文献   
26.
随着时代发展,对外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男性性权利受侵犯、婚内强奸等问题不断凸显,我国现行强奸罪的规定正面临挑战。为适应这种新形势,必须在认清并把握强奸罪本质特征与犯罪客体的基础上准确定位该罪。这对完善我国刑法、有效降低强奸罪的犯罪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7.
28.
张高丽指出,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指导方针,紧密联系我省实际,构建和谐山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以发展促进和谐,以改革推动和谐,以公正维护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  相似文献   
29.
段春华 《求知》2005,(5):11-12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先进性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本质体现,是工人阶级政党区别于其它一切政党的本质特征。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先进和最坚决的部分。列宁在创建和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也明确指出:党是阶级的先锋队,它吸收了这个阶级一切的优秀代表。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看来,  相似文献   
30.
论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只有深刻把握其本质特征才有可能实现。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六个方面:公平正义、规则有序、协调均衡、价值坚守、社群互认和宽容仁爱。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历经两个阶段:法理阶段的社会和谐和伦理阶段的社会和谐,前者是和谐的基础阶段,后者则是成熟阶段。实现社会和谐应从基础阶段开始,以对公民权利的诉求为实现路径的开端,在各利益集团、各社会阶层相互博弈过程中达到多方利益的相对平衡。尔后向成熟阶段发展,以对他人和社会承担义务和责任的首要诉求为实现路径的开端,通过内敛与自我约束而达到非博弈状态下的利益平衡。这才是理想状态下的社会和谐,因为体现了更丰富的道德内涵和本质上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