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27年7月,朱自清发表了名扬一时的写景散文《荷塘月色》,其中有一段关于月下荷塘的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1930年的一天,朱自清收到了一位名叫陈少白  相似文献   
42.
感受亲情     
凭良心说,学朱自清《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是没什么感觉的。那时候对“父亲”这两个字没有多大感触。对我们来说,越熟悉的东西反而会觉得越陌生起来。  相似文献   
43.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是把听觉、视觉、嗅觉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朱自清在散文《荷塘月色》中两次用了这种通感的方法,“状难写之景如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相似文献   
44.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  相似文献   
45.
李泽昊 《群众》2020,(4):62-6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代文豪朱自清先生,不但以独特风格的创作打动过千千万万的读者,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新境界,而且身体力行,执着追寻“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其真挚、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启迪后来,其在大是大非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46.
与师相遇,与书相遇相遇是人类最美好的词之一,我十分喜欢“相遇”这个词,世上一切美好都从相遇而来。江苏有一个高邮县,那里出了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大家汪曾祺先生。汪曾祺在县立第五小学读书时遇见了国文老师高北溟,是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遇见的。正是高老师——他们学校那首校歌的歌词作者,带着汪曾祺走进了最初的文学世界。若干年后,汪曾祺考上了西南联大,成为沈从文和朱自清的学生,也是沈从文最喜欢的学生。沈从文对于汪曾祺来说当然十分重要,汪曾祺不遇见沈从文可能成不了一代作家,但是今天我要更确定地说,他在小学五年级遇到的高老师,对于他,也许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7.
叶圣陶与朱自清相识于1921年秋天.当时叶圣陶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朱自清原在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任教,辞职后,由刘延陵介绍也到中国公学教书.去之前,刘延陵告诉他,叶圣陶也在那里.朱自清以前读过叶圣陶的小说,因此带着好奇心问:“叶圣陶是怎样一个人?”刘延陵回答:“他是一位老先生.”朱自清请刘陪他去拜访叶圣陶,见面后才知叶圣陶年纪并不老,才28岁,只是他朴素的服饰和沉默的风度给人一种老成的感觉.  相似文献   
48.
风云书签     
北大在1919:九零后的崛起作者:司徒朔出版:中国发展出版社胡适、毛泽东、张国焘、傅斯年、罗家伦、陈公博、陶希圣、邓中夏、俞平伯、朱自清……那个世纪的九零后们(1890至1900年出生)勾勒了20世纪的中国历史,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今天。1919年,他们登上历史舞台,出发地就是北大——一所当时只有约两千人的大学。那一年,是中国近代思想百家争鸣的开山之年,留下了中国近百年来国运变革和民族复兴的缩影。自那一年开始,各路思想纷纷走向前台,各种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之  相似文献   
49.
王德蓉  曹阳 《党的文献》2013,(1):125-127
江泽民和朱自清同为扬州人,在1988年朱自清诞辰90周年和1998年朱自清诞辰100周年时,江泽民两次为纪念朱自清题诗,记录和展示了江、朱两家三代的世交情谊.江、朱两家的情谊,不仅有朋友、同窗、师生之情,而且有共同奋斗的革命情谊,从中也折射出了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50.
初冬之际,笔到古城扬州采访,一下车就感受到扬州这座历史化名城的氛围,车站大厅里那电子屏幕上闪烁着:“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无赖二分是扬州”。在采访中,人们谈论最多、引以自豪、骄傲的古今人物,除了江泽民主席外,就是名的散家、诗人、学、民主斗士朱自清先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