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2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3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93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是指有核国将核武器的作用严格限定在核威慑上,公开宣布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核武器仅用作核报复(核反击)。从冷战开始至今,美国国内一直在从理论上探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问题。支持者与反对者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角度提出各自的理由。美国政府内部也一直都有采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建议,但美国却始终未能正式采纳并宣布这一政策。阻碍美国政府采纳这一政策建议的因素长期存在,包括思维方式的桎梏、政治工具的局限性、核作战战略准备的内在矛盾和盟国持续施加的压力等。鉴于目前的安全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都不大可能正式宣布采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尽管如此,由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表达出大国避免核战争、保持战略稳定的意愿,同时有利于回应广大无核国的安全诉求,避免误判和危机,增进战略互信,维持全球和平与战略稳定,维护人类社会共同福祉,该政策建议仍会继续影响美国政府在相关领域的决策进程。  相似文献   
132.
陈鲁民 《民主》2007,(7):47-47
2007年1月17日,《原子科学家公报》组织在一场史无前例的越洋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时53分调至晚11时55分。科学家警告毁灭性灾难的源头集中在两点:核武器威胁和气候变化对人类栖息地的破坏。这次"末日之钟"经过调整后,指针处于冷战以来距离午夜零时最近  相似文献   
133.
迄今为止,战术核武器是美国和俄罗斯核军控条约中未曾实质触及的问题。战术核武器在美、俄核武库中占有相当数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战略核武器更具危险性。在全球积极倡议走向无核世界的进程中,美、俄无法回避战术核武器削减问题。由于美、俄战术核力量在武库规模、安全作用和部署态势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双方在战术核武器定义、核查和计数等方面争议颇多,未来美俄战术核武器裁军谈判的进程将是艰难、复杂和漫长的。  相似文献   
134.
Peace is the shared aspiration and permanent pursuit of the human society. In the long river of human history, peace has brought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to humanity, but at times, it has deserted us and has become a distant desire or even dream of human race. There are different threats and challenges to peace. Among them, there is the nuclear weapon which has become the Sword of Damocles hanging over us and letting people living in the horror of nuclear weapon ever since its first test of bombing.  相似文献   
135.
《时事报告》2005,(6):9-9
新闻事实:4月4日,伊朗总统哈塔米重申,伊朗将继续坚持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并呼吁美国放弃反对立场。他说,核技术将满足伊朗对能源的需求,而石油能源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针对美国关于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的指责,  相似文献   
136.
朝鲜核问题的来龙去脉程玉洁广为世人关注的朝鲜核问题,经过当事国几年来反复会谈、协商和斗争及有关各方的努力,终于取得重大进展。朝美双方在去年6月第一轮高级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的基础上,于今年8月5-12日第三轮朝美高级会谈期间,就核问题的解决达成原则协...  相似文献   
137.
对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一些看法王玲SomeArgumentsonIndefiniteExtensionofNuclearNon-proliferationTreaty¥TheadoptionoftheIndefiniteExtension...  相似文献   
138.
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后致力于重整核军备,大力推进美国核武器系统的现代化。其奉行这一政策的主要动力有:美国认为,俄罗斯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中国经济与军事实力迅猛发展,其他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世界政治重回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美国世界霸权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把核力量作为追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基石,不仅大力推进战略核武器的研制与部署,还重建战术核力量,中国的核力量现代化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朝鲜和伊朗在核力量建设方面也取得进展,美国对上述国家核力量发展高度疑虑;美国战略核力量因受精确打击威慑等军事学说的影响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降低,长期投入不足,核武器库老化严重;美国核力量部队因冷战后爆发核战争可能性降低,战备松懈,管理混乱。特朗普政府的重整核军备政策固然可以进一步提升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优势地位,但它也会相对削弱美军常规力量优势,甚至会出现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的情况。美国重整核军备必定会引发核军备竞赛,从而动摇全球战略稳定。  相似文献   
139.
今年4月11日,伊朗总统内贾德突然宣布,伊朗已于4月9日首次成功生产出低纯度的浓缩铀,成为世界“核俱乐部”第八大有核国。西方舆论认为,此举标志着伊朗核武器研发取得了关键性进展。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一、伊朗核工业发展历史①(一)起步阶段。伊朗核开发始于19  相似文献   
140.
郭杰妮 《法制与社会》2010,(22):161-162
自1968年美苏两国倡导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来,国际社会致力于核军控和核裁军的努力就始终没有松懈。核不扩散机制为国际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也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定缺陷。这些缺陷中既包括核不扩散机制内部的,也包括机制外以及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而逐渐突显的,本文旨在论述这些缺陷并得出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