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7篇
中国共产党   171篇
中国政治   191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1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71.
(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群众、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追根溯源,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  相似文献   
572.
作为浙江新兴的沿海城市,椒江的经济正处于高速上升期,建立能够与社会环境相匹配的警务格局必须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秉持“主动、民本、效能”理念,提升核心战斗力,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和创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工作;挖掘内部潜力,着力提升公安队伍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73.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已有一年有余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民本位思想的行政理念角度思考我国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试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分析,提出民本思想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整个制度中的体现,并对未来完善我国整个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574.
《党政论坛》2013,(12):9-9
“九字心得”彰显民本情怀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我坚信,做人要正、办事要公,才能利国利民。”这是3月17日李克强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的一句话,充分表达了以民为本、勇于担当的理念和情怀。  相似文献   
575.
忧患意识古来有之,儒家忧患意识更是影响深远。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就是因为在不安的一些情绪中才知道了自己的存在,忧患意识也不例外。孔子的忧患意识体现了忧道、忧天、忧国和忧民的思想,给后来的儒者奠定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基础。最重要的是忧患意识所体现的“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深深地铭刻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576.
韩玉 《法制与社会》2010,(14):132-132,140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传统思想史中汇聚了先人们智慧的结晶,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明清逐渐完善的行政制度中,甚至是当前形势下,中国古代传统行政思想中有许多科学的合理的成分都一直显示着它强大的影响力。它不仅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建立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77.
一、民生问题关系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命题。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古人明白,只要老百姓辛勤劳动,社会安定,百姓和国家都会随之富足起来。民生的字面意思指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至少包括谋生的手段和  相似文献   
578.
沈伟 《党政干部学刊》2009,(9):15-16,10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但实践中对于与“以人为本”相似的表述有很多,特别是民本思想、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不能厘清这些理论表述的界限,就不能更好地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其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579.
民本思想,古已有之。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说法,早见于2000多年前,却常常停于思想家的笔,止于清官忠臣的折,留于开明帝王的嘴,而很难付之于行——  相似文献   
580.
儒家的民本思想含有人民的利益构成君主权力的基础之意,蕴涵着从君主制向民主制发展的种子。本文通过美国实用主义的眼光进行考察,从儒家民本思想中挖掘出了儒家民主主义。面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有必要在提倡儒家民主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中国民主的希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