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12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各国政治   297篇
工人农民   138篇
世界政治   6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1篇
法律   3257篇
中国共产党   5097篇
中国政治   7080篇
政治理论   3493篇
综合类   4595篇
  2024年   358篇
  2023年   1533篇
  2022年   913篇
  2021年   1587篇
  2020年   2247篇
  2019年   927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687篇
  2016年   899篇
  2015年   1652篇
  2014年   3078篇
  2013年   1365篇
  2012年   1397篇
  2011年   1335篇
  2010年   1159篇
  2009年   965篇
  2008年   1044篇
  2007年   799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深刻揭示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相似文献   
102.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下合称“两个条例”)这两部重要的党内法规,着力强化党对干部工作和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党管干部、党管机构编制作出制度性安排,对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搞队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两个条例”是干部选拔任用和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代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它郑重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力量之源。全会在政治上、战略上、全局上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开创性地提出了"三步走"的总体目标和必须坚持贯彻的总体要求,擘画了新时代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宏伟蓝图。全会首次提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强调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固基石,坚定制度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出发坚持和完善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制度体系,由此开启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04.
梁园 《社会主义论坛》2020,(3):25-25,27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并要求把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作为全年"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进一步表明了农村基层治理存在的短板以及提高农村治理效能的紧迫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昆明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当务之急是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破解农村发展不充分难题。  相似文献   
105.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06.
经国务院批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于2007年全面实施,通过对政府收入,支出功能,支出经济进行分类,可以清晰显示政府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这对完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建议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在全球治理变革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式下 ,政府将进行重大变革 ,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发展都有利于第三部门的发展。但是我国第三部门却在静态特征和动态运行上都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因此要在治理与善治理念的指导下 ,加快第三部门的发展 ,推动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转变 ,促进政府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8.
2006年伊始,中央对商业贿赂进行专项集中治理,这是我们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展开的一项新的攻坚战。3月11日,最高人民检院检察长贾春旺同志在向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铿锵有力地指出:"加大打击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力度,积极参与发展中的专项治理行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这为我们指出了2006年反腐败斗争的重点和方向。因此,本刊特邀请高等院校的刑事诉讼理论权威专家、学者,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大案要案指挥中心的一线负责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的案件侦查负责人等各方代表来共同研讨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等问题,并以专题研讨的形式将研讨实况在本刊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9.
控股公司治理应体现对人力资本的重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莉 《理论导刊》2003,(4):45-47
伴随着国内企业的发展及公有制企业改制的逐步完成,建立在传统资产产权明晰基础之上的各类控股公司越来越多。国外人力资本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高级人才在我国企业竞争中的作用凸现,使得控股公司比较经营性公司在实践公司治理时存在更为迫切的需要,即必须对传统出资形成的治理机制做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0.
唐峻 《精神文明导刊》2006,(9):59-59,61
企业文化的概念源自于欧美国家,是欧美国家在治理企业过程,超越管理体系和制度时运用的一种手段。欧美国家是以制度为基本的社会体系,从而也形成了公司治理的规范体系。制度本身的作用是制约,它可以让员工达到公司对员工要求的一个基本底线。随着公司的发展,特别是公司进入成熟期,管理者开始意识到用纯粹的制度来管理员工,就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于是人们就开始研究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发现,激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