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7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9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30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是"争夺领导权"还是争取平等——论中苏论争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苏同盟关系中,由于中国争当社会主义阵营的"头"而导致双方关系的紧张与对立。对此,作者认为,中国没有争当社会主义阵营的"头",而不平等的党际与国家关系才是中苏同盟关系恶化的实质所在。本文通过对大量史实的梳理,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符气浩  陈伟 《团结》2004,(5):34-37
21世纪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人类走向海洋的世纪,邓小平同志生前曾多次提出,要利用中国的海洋条件,实现改革、开放、发展的战略方针;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应当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要使中国成为海洋经济强国。然而,由于受“重陆轻海”、“陆主海从”、“海洋是陆地屏障”、“发展海洋成效缓慢”等急功近利观点的影响,中国的海洋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在中国经济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蓝色国土”还正处在他人的窥视和侵蚀之中。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回顾并反思一百多年来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深刻理解中山先生的海权观,或…  相似文献   
13.
中苏同盟关系被推向顶峰 赫鲁晓夫担任苏其中央第一书记后,中苏关系的发展也随之进人了短暂的“蜜月”期。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加强了合作.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也开始增多。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海权观及海洋战略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景全 《当代亚太》2005,2(5):35-40
强调海军力量和海上安全为主的观念是传统的海权观,而认为海军力量、海上安全同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科技并重的观念是新综合海权观.海权观支配相应的海洋战略.日本经历了传统海权观和海洋战略阶段,目前正向新综合海权观和海洋战略转变,带有过渡的双重性和不确定性特点,这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和迈向海洋强国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清代积累了不少治边经验,如以开放的心态治理边疆,改进和完善边疆行政管理体制,因俗而治、因地立法,从治国需要出发制定对待各种宗教的方针政策等等,这些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清代闭关锁国、排斥对外交往、海权意识淡薄等僵化的治边思想,也留下不少失败的教训,值得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3,(1):45-45
黄静汶,1911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南湘阴县高坊乡。父亲是老同盟会员,开明进步,具有强烈的民主爱国思想。二哥黄文闿,很早就从事革命活动。在革命氛围浓厚的家庭熏陶下,黄静汶从小就立志为争取人人平等的新社会而奋斗。1925年,她经过二哥的朋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随着北伐运动的发展,湘阴县成立了工会、  相似文献   
17.
王珊 《时事报告》2012,(6):65-67
2010年9月,中日“撞船事件”再次引发钓鱼岛归属争端。紧接着“天安号”、“延坪岛事件”招致美、韩、日冷战后最大规模海上军演。同时间日俄围绕“北方四岛”主权问题口水战骤紧。  相似文献   
18.
王春 《廉政瞭望》2013,(19):24-25
“三个公章顶不上一个老乡”、“一起扛过枪、同过窗的人关系最牢靠”.这不仅仅是传说,而是现实中利益同盟关系的延伸。腐败同盟军不再是单一的血亲关系,老乡、同学、战友、老同事等亦不断“上榜”。尽管中国已经有了不少遏制腐败同盟的制度性安排.然而,面对愈演愈烈的同盟腐败态势,这毋庸置疑地预示着破解之路“其修远兮”。那么,“腐败同盟”的克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新安保法是其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制度依据,在突破战后和平宪法的"专守防卫"原则同时,也对日美同盟的走向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新安保法为增扩日美同盟的行动范围和功能提供法律支撑,使其成为落实日美安全战略理念的平台和亚太安全网络体系的核心;另一方面,日美因各自战略利益及对国际安全干预的成本承受能力等不同,两国在同盟框架内出现错位和互不协调。新安保法可能会在盟国、国民和地区他国三个层面削弱日美同盟的依托基础。日本新安保法无益于地区安全,也无助于维护地区势力均衡,却可能会成为地区冲突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20.
王春 《廉政瞭望》2013,(10):24-25
"三个公章顶不上一个老乡"、"一起扛过枪、同过窗的人关系最牢靠",这不仅仅是传说,而是现实中利益同盟关系的延伸。腐败同盟军不再是单一的血亲关系,老乡、同学、战友、老同事等亦不断"上榜"。尽管中国已经有了不少遏制腐败同盟的制度性安排,然而,面对愈演愈烈的同盟腐败态势,这毋庸置疑地预示着破解之路"其修远兮"。那么,"腐败同盟"的克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