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96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宁夏政报》2013,(12):39-40
宁政办发[2013]8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统计,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我区城乡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分别上涨7.3%、6.6%、7.5%和5.5%,已连续4个月超过5%。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11]85号)的规定,为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自治区人民政府决  相似文献   
32.
钟文 《党建文汇》2007,(6):13-13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状况,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7%的涨幅接近警戒线。  相似文献   
33.
宋宪萍  魏佳 《前线》2011,(9):41-42
201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时,物价水平也不断走高,通胀预期持续增强。物价的快速上涨,往往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周期性现象,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经济过热现象的反应。一方面,近两年为应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相继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去年出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相似文献   
34.
物价上涨的压力、节能减排的压力、企业经营的压力、维护稳定的压力……如何在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统揽发展全局,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关系到“十二五”开局之成败。本刊特约几位专家从不同角度纵谈应对压力之策,供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35.
正时间:1988年9月26-30日。会议背景:我国改革已进行了十年。十年改革,为国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改革,我国就不会有这十年的大发展、大前进。改革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更重要的在于它结束了封闭和停滞的局面,开辟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当前总的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突出的是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造成这种情况的根  相似文献   
36.
2010年冬,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不少群众心头阵阵发紧。物价,这个直接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紧紧牵挂着新乡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心。  相似文献   
37.
宗迅 《党建文汇》2007,(8):10-10
中央政治局目前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刺行业盲目扩张.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38.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从 2 0 0 3年 1月由负转正后 2 1个月上升 ,且主要由于粮食和副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所致 ,并已对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生活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生活状况及物价上涨对其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认为必须采取措施 ,对城市低收入人口实施物价补贴 ,以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简光洲 《时代风采》2008,(16):16-17
6月份,面对物价持续上涨,广东东莞市在全国第一个“吃螃蟹”,首创向12万生活困难群体发放1.2亿元的“临时生活补贴”。去年为应对物价上涨,该市曾三次向弱势群体发放临时补贴,但是“全额达到1000元这么高,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40.
2008年3月以来,众多国内景点已经或者正在准备提高门票价格,有的景点门票最高涨幅达到60%。如此大规模的集体涨价,触动了旅行社和出游者在物价上涨下本来就已很敏感的神经,也给处于淡季的国内游带来不小的压力。旅游成本的提高,让人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旅游到底追求什么?每到旅游旺季,各个知名景点总是门庭若市,景区内也是人山人海。与其说是观景,更多的是“人看人”的旅行,旅游之后,惟一的感觉只能是“我曾到此一游”,至于民风怎么样,没有时间去看;景区怎么样,没有机会看清。面对旺季旅游的尴尬,一些厌恶了传统旅游方式的人,开始选择另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一“无景点”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