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96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最近有两类新闻老百姓非常关心,一类是稳定物价,一类是增加收入。一方面,多部委紧急出台了一系列物价调控新政,仅国家发改委就为此  相似文献   
92.
《民主与法制》2011,(3):11-11
2010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间回答全国听众短信和微博提问,并就物价上涨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93.
2011年2月16日《新华网》发表丁茂战的文章,分析稳定物价为何仍为"头等大事"。文章指出,虽然2010年物价上涨得到有效控制,但导致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仍然存在。2011年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更多,管理通胀预期任务更加繁重。  相似文献   
94.
我国物价上涨的短期压力依然偏大。由于导致物价上涨的主因不是货币超发,而是双重价格冲击,因此,通常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对解决我国当前物价增长偏高问题作用不大。我们认为,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及增加农产品的有效  相似文献   
95.
本文力图证明以为利用结构性物价上涨,上调农产品价格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从中受益的论调是荒谬的,不过是流通创造价值论的翻版.文中指出应当警惕工农业产品成本相互拉动,导致物价全面上涨,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处于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6.
去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我国物价总水平也明显上升,并成为中央宏观调控关注的核心指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9%,其中城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4%.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分地区看,11月份全国31个省(区、市)的居民消费价格均比上年同月上涨.上涨幅度在0.5%-6.3%之间。同前几次通货膨胀相比.  相似文献   
97.
俞岚 《思想工作》2007,(10):25-2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毕并泉近日说.虽然今年前7个月中国平均居民消费价格的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3.5%.但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物价总体上仍处于可控范围.没有出现由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而引起全面、持续的价格上涨.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8.
《法人》2006,(6):1-1
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大量民众并没有充分分享到增长的收益。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刚脱离农民身份沿海加工企业工作的新兴产业工人的收入,只比十年前提高了 6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工资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99.
上海解放后,新生的人民政权不仅面临着敌对势力政治上的孤立和军事上的封锁,还面临着一系列经济方面的严峻考验。从1949年7月到1950年3月,三次物价上涨风就对刚刚走上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管理经济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首次运用经  相似文献   
100.
《时代风采》2011,(11):6-6
民政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和完善城乡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并随当地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定期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