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5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王明国 《当代亚太》2020,(1):59-85,158,159
特朗普政府的退约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国际制度体系运转的广泛关注。退约本质上是为了协调国际制度的刚性承诺与国家的灵活性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长期以来,国际制度理论对退约的研究相对忽视和不足,尽管“制度困境论”“制度互动论”“制度收缩论”和“制度现实主义论”等学说提供了部分解释,但仍需要明确退约在现有国际制度研究谱系中的位置。究其原因,制度主义在研究设计中用“背叛”研究把退约排除在研究议程之外,而制度扩散长期掩盖了制度退出的影响。本质上,制度主义聚焦制度的形成和维持,是一种关注稳定大于变动的理论。为此,文章从制度要素出发,提出退约具有国际制度自身的逻辑和特征,即从制度成员身份、条约义务偏好和后果不确定性程度这三个方面对退约进行动态把握。特朗普政府的退约行为是历史延续性和当前的特殊性相结合的产物,不会给当前的国际制度体系和国际合作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对于美国退约后的国际制度行为,中国应高度重视,从政治、法律和经济等多维度加以全面审视,而非简单地从道德层面进行谴责。同时,中国在必要时需要重新审视退约作为外交战略的可选工具,以切实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22.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国内气候政策出现了大幅倒退。在联邦层面,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持质疑态度,在相关人事安排和政策落实方面呈现明显的"去气候化"特征。在地方层面,各州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难以形成合力。部分地方政府虽然希望做出积极应对,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成效有限,难以对全球气候治理产生积极影响。鉴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其失衡、低效的国内气候政策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不仅对美国自身,而且对其参与的双多边气候合作以及全球气候治理都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124.
曾晖 《廉政瞭望》2016,(4):70-71
正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媒体无孔不入的今天,政治人物接受舆论考验再正常不过。但是,官员在高谈阔论时且得当心,谨防"祸从口出",伤了公众也害了自己。电影《疯狂动物城》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警官朱迪在查办肉食动物系列失踪案后接受媒体提问,她用自己掌握的情况做出分析,认为"野蛮化的全都是肉食动物",从而推测"也许所有的肉食动物都会发狂。"  相似文献   
125.
特朗普时代,美国的贸易政策、财税政策和利率调整都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很大风险.基于广泛和深入的访谈调研,本文通过财政收支和政治定位的两维分析,明确特朗普施政逻辑的“损”、“补”对象,并在财政约束之下推测他未来的政策方向和空间,进而探讨中国应有的对策.本文认为特朗普将继续实施逆全球化政策,并指望通过减息来为减税创造财政空间,这些举措最终都是以伤害他国利益为导向的零和博弈.  相似文献   
126.
具有民粹主义色彩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强力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给传统的美欧关系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其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遭到了倡导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的欧盟反对,导致美欧在自由贸易、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问题上的分歧加大。该政策还加剧了双方的贸易摩擦,使美欧经贸关系受损。特朗普在贸易关税问题上对欧盟恫吓胁迫,损害了美欧之间的互信与伙伴关系,导致双方关系裂痕加大。鉴于特朗普不大可能改变其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美欧之间的分歧与摩擦今后可能会更加频繁,双方关系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将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27.
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美国对拉美政策奉行“新门罗主义”,加大了对拉美国家的干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安全等领域,如鼓噪“美国优先”,大打“贸易牌”“移民牌”,使前任奥巴马政府与古巴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出现全面倒退,甚至拒绝承认委内瑞拉民选总统马杜罗而另行“任命”一个代理总统瓜伊多等。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美政治、经济格局也经历着深刻变化。中国、俄罗斯等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落地生根,深化了中拉政治、经济互信;俄罗斯强硬支持委内瑞拉加剧了美俄博弈,导致美国“后院失火”的可能性增大,迫使特朗普深度调整美国对拉美政策。这一政策调整对美国究竟意味着全球战略扩张还是战略收缩,值得探讨。特朗普的拉美政策不仅会影响美拉关系及美拉双方的发展,也将影响中拉关系的发展。本文尝试对美国“新门罗主义”拉美政策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考察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8.
特朗普的百日新政刚过。在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时,特朗普给自己过去这段时间做的事情评了优;在新闻发布会上更是表示,自己领导的政府运行得像一架"调校精准的机器",自就职以来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这个将至少导演美国四年剧本的新总统究竟做得怎么样?不断打破美国政治传统的同时,特朗普自身的内政外交实施又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9.
工具人与NPC     
曾勋 《廉政瞭望》2020,(19):1-1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夫人被曝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美国某社交网站热闹非凡,有嘘声,当然也有挺特朗普的民众。后一种言论中,有一个词语出镜率极高——NPC。什么是NPC?它是Non-Player Character的缩写,原指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为了安排好玩家的游戏体验,或者出于游戏剧情需要,游戏开发者会创造出一些有意思的非玩家角色,即NPC。和过去比,游戏中的NPC的智商更高,更栩栩如生,更擅长与玩家互动,但仍然无法脱离木讷、行为模式化等固化形象,因为他们是代码和指令,由程序自动控制是玩家的玩乐工具。  相似文献   
130.
《美国研究》2021,35(2):94-116
国际制度的构建对美国维护霸权是一个关键因素。特朗普政府接连退出《巴黎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多边协议,其"退出外交"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表面上看,美国的这种退出国际制度的做法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的全球领导权,其成本也极高,但深入分析便可发现,对于现存国际秩序的主导国——美国而言,这其实是一种制度制衡手段,即国际制度的重塑战略。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退出外交"的行为是以国际制度的重塑来低成本地维护美国霸权。特朗普政府选择退出或威胁退出国际制度并非单纯考虑经济因素,而是旨在通过"退出外交"扩充美国的权势和影响力。在动态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之后,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制度进行了适当的收缩,达到了既减少自身的开支又维护了美国的霸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