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5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王锦 《半月谈》2020,(4):86-87
1月28日,特朗普政府酝酿了两年多的“中东和平新计划”终于问世,但这份声称为中东谋和平的“世纪协议”一经推出就引起轩然大波,被国际社会“群起而攻之”,堪称遭到“世纪抵制”。美国“中东和平新计划”缘何遭遇如此评价?又暴露出特朗普政府的何种用心?新计划里都写了啥?“中东和平新计划”自2017年就开始酝酿。美方冠之以“世纪”之名,不外乎是强调久拖不决的巴以问题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52.
唐昀 《党员文摘》2018,(7):44-46
从北爱隔离宗教冲突的'和平墙',到以色列孤立巴勒斯坦人的防护墙,无不试图利用墙最原始的'阻隔'功能来获得一种安全感。然而,墙越筑越高,技术也愈发先进,却并没有换来人们的期望,反倒是在墙倒之后,或丧失了初始功能,才迎来真正的安宁。美墨:百年恩怨筑'心墙'邻里之间,经济实力的悬殊总会有意无意地制造不公平,也势必带来人口的单向流动。  相似文献   
153.
《外交评论》2017,(4):106-134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以"美国优先"为纲持续调整美国对外政策,呈现出"经济民族主义"、"以实力保和平"等若干取向,战略态势上总体有所收缩,政策手段上以获取实利为导向。上述特点在美国亚太政策调整中也有所体现。特朗普政府倾向于"从中国看亚太",以"互惠"等为原则寻求推进"以结果为导向"的对华政策。在处理与亚太盟友关系方面,特朗普政府采取"交易主义"思维和策略,将安全承诺更多视为"商品",对同盟的价值观基础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军事优先"成为特朗普政府亚太政策调整的突出特点,面对朝鲜核问题等地区安全挑战,美国更趋强化战略威慑。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政策仍未定型,未来发展将受到国内执政状况、热点问题走向、与亚太国家互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4.
公关意识十足的伊万卡 2009年10月25日,纽约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的掌上明珠——伊万卡·特朗普与大她一岁的名门公子喜结连理,两人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特朗普国家高尔夫球俱乐部举行了盛大婚礼,在500名嘉宾的见证下步入婚姻殿堂。  相似文献   
155.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朝关系经历了对抗与危机时期、缓和与蜜月时期以及僵持时期三个阶段。在对抗与危机时期,美国对朝采取经济制裁、军事演习等极限施压举措;在缓和与蜜月时期,美国对朝采取首脑峰会、工作磋商的接触政策;在僵持时期,美国对朝"谈压并举"。新冠肺炎疫情也没有给美朝关系改善提供机会之窗。而贯穿始终的是美国对朝制裁毫不放松。特朗普本人及其幕僚对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十分不满,积极应对突飞猛进的朝鲜核导技术,掌握在东北亚地缘战略竞争中的主导权。这成为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的动因。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推动了无核化谈判的展开和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但美朝无核化谈判依然陷入梗阻。  相似文献   
156.
刘洪 《新民周刊》2017,(35):79-79
特朗普最近很有点苦闷,几乎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决策,都会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批评声远远高于赞美声。即使存他的最核心同,他也越来越感到孤独,因为一个又一个他的左膀右臂,正在离他而去。知音难觅,成了总统先生现存最大的苦闷。不到一年时间,核心决策层已经是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157.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不断升级。美方的表现一方面与其在亚太特别是南海地区的总体地缘利益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特朗普的对华战术选择有关。特朗普企图以南海问题为筹码,来换取中国在贸易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上的让步。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不可能偏离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亚太战略的基本框架,无论是在南海挑衅还是与中国进行利益交换,均是服务于美国当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中国决不应以牺牲主权和战略利益为代价换取美国一时的让步。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应正确判断美国的意图,做出恰当应对,要重视国际规则,坚持U形线内水域"主权水域"地位,慎用"领海"概念。  相似文献   
158.
张莉 《群众》2017,(6):8-10
2016年,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以及欧洲难民危机、土耳其政变等国际性大事件接二连三发生.进入2017年,特朗普政府正在逐步兑现竞选承诺,如退出TPP、要求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美墨边境修筑隔离墙、实施“移民禁令”、准备绕开WTO中对其不利的规定……在被视为欧洲政治风向标的法国总统大选中,反自由贸易的极右翼候选人勒庞风头正劲。  相似文献   
159.
梅新育 《群众》2017,(6):11-12
几乎从去年11月9日美国大选结果揭晓之日起,特朗普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激化?中美贸易战将怎样开打?这些问题就开始成为国际舆论热议的话题.由于特朗普胜选特别是上任以来,美国贸易主管机构接连宣布了几项对华不利的贸易争端裁决,围绕这方面的议论还有升温趋势.但只要冷静客观审视,就不难看出,目前贴给特朗普的“反全球化”标签未必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60.
吴心伯 《国际问题研究》2020,(2):20-32,134,135
特朗普政府谋求从根本上重构中美关系,重置对华政策的前提与目标、框架与内涵、手段与方式,其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涉及面广、颠覆性强,严重削弱了中美战略互信,破坏了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扭转了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摩擦与动荡,使两国走向对抗与冲突的风险显著上升。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重构中美关系的努力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这使其实现对华政策目标的能力大打折扣。随着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美国对华政策还将出现新的调整,中美关系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大可塑性。对中国来说,以稳健的实力增长为支撑,以合理的利益交换为出发点,以适合时代潮流的对外政策为工具,致力于塑造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中美关系,是当下和今后对美政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