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5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美国智库与政府的关系密切,保守派智库与美国共和党政府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哈德逊研究所为代表的保守派智库强势崛起,基于长期对中国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多元化的决策服务机制,深度参与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制定,在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影响。通过对保守派智库影响特朗普政府决策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美国智库的作用和影响中美关系的源流,从而更好的作出战略判断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3.
刁大明 《党课参考》2020,(8):114-119
2019年9月25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将一封检举信递交国会,该检举信涉及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2019年夏天的一次通话内容,特朗普被指在通话中施压泽连斯基调查其政治对手,遭到民主党发起的弹劾调查,并在众议院以两党划界的表决结果通过对特朗普"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的两项弹劾。此案在随后经历一波三折,并最终在沸沸扬扬一百多天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44.
本轮"南海行为准则"磋商部分源于中美南海战略竞争加剧的状况,也是近年来中美南海博弈的重要议题。中美两国对"准则"的认知受其议题身份、利益关切和政策偏好的影响而存在诸多差异,并在基于本国认知向东盟各国施加影响,展开一系列政策互动,以塑造协商进程。两国政策互动呈现出以竞争性互动为基本属性、非直接与非对称互动为主要模式、主导议题为核心目标、身份认同为互动效果的基本特点。历经三个阶段的互动与博弈,中国极大程度上排除了域外干扰并掌握"准则"磋商的主动权。特朗普政府对"准则"问题的干预以舆论唱衰、串联域外大国为主要趋势,中国应在"准则"协商中进一步构建负责任大国的身份,推动南海走向海上良序,并合理管控中美南海分歧与竞争。  相似文献   
45.
一、美国贫富两极化现状美国社会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最直接的体现是阶层结构的持续两极化,较间接的体现是族裔群体的持续贫富分化。尽管特朗普(Donald·Trump)政府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促进制造业回流措施,但是,2018年的贫困率与1968年几乎完全相同,疫情暴发前的漂亮经济数据依然未能缓解社会阶层和各族裔群体间的收入与财富不平等趋势。  相似文献   
46.
特朗普执政以来持续打造以美国为轴心的双边和小区域自贸区网络,力求使之成为凌驾于世贸组织、覆盖面广泛的双层次自贸区,构建以"美国优先"为绝对原则、权利和义务更加"对等"的全球贸易新秩序,彻底区别于世贸组织发展中成员得以享受较轻义务水平的制度设计,再平衡国际经济体系利益分配格局。受特朗普自贸协定战略的影响,世贸组织很难继续维持其全球贸易秩序的中心位置,全球贸易冲突风险持续攀升,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割裂趋势明显加剧,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特朗普自贸协定战略的重点针对目标,中国的未来发展也会遭遇一定阻力。在面临更大的制度改革压力的同时,中国贸易、投资、高科技发展的空间所受影响可能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47.
《美国研究》2021,35(3):81-9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奉行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这种大战略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在经济、政治与安全层面建立由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但是,21世纪以来,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在美国外交实践中遭遇重大挫折。故此,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影响与制约美国外交的各种政治力量都希望对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进行局部调整:美国国内的自由派政治精英不断对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进行反思;现实主义政治力量要求在对外战略中奉行战略审慎;以民粹主义为极端表现形式的民族主义希望对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做出颠覆性调整。受自由主义、现实主义与民族主义共同影响的美国对外大战略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正在从自由霸权向非自由霸权做出局部调整,战略克制成为特朗普政府对外战略的突出特点。但从更长远的角度讲,后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继续奉行自由国际主义大战略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48.
《美国研究》2021,35(3):116-149
特朗普赢得2016年总统选举,曾引发美国对俄罗斯政策是否会出现剧烈变化的猜测。特朗普谋求与俄罗斯缓和关系,以扭转因乌克兰危机而深陷泥潭的美俄对抗。然而,特朗普的胜选及其与俄罗斯缓和关系的意图遭到美国建制派的猛烈抨击和抵制。美国对俄政策不仅是美国政策制定者与俄罗斯的互动,更是美国政策制定者内部激烈博弈的结果。由于美国政治体制及国内政治斗争的影响,特朗普制定和实施对俄政策的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及反俄势力强有力的束缚和规制。事实证明,特朗普政府的对俄政策并未出现逆转,而是延续了奥巴马执政后期对俄罗斯的对抗、遏制和威慑,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级,导致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尽管如此,美国并没有完全放弃对俄罗斯的接触。  相似文献   
49.
50.
《美国研究》2021,35(2):59-93
特朗普政府从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尤其是军事竞争的角度看待国际政治,认为中国和俄罗斯的核力量构成了美国国家安全与核安全面临的"头号威胁"。特朗普政府对冷战后的美国核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增加了核武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再承担国际防扩散义务,并对特定国家实施"定制核威慑"。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核政策,并没有改变美国依靠核武器确保美国霸权、通过核武器向盟国提供延伸安全保障,以及选择性地实施防扩散的做法,在极大地导致核军备竞赛、刺激核扩散的同时,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门槛。这是对国际战略稳定的破坏和挑衅。为此,国际社会进行了斗争,以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风险。在可预见的将来,国际核态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