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41篇
法律   142篇
中国共产党   151篇
中国政治   286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8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NS1基因,通过SalⅠ EcoRⅠ双酶切后把该基因插入到经过同样双酶切的穿梭质粒pDC315中。重组穿梭载体经过双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序列测定正确。将获得的重组穿梭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共转染293细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PCR鉴定及间接ELISA检测的结果证明所构建的重组腺病毒成功地表达了JEV的NS1。  相似文献   
22.
猪体恩诺沙星内服和肌注途径给药排泄规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10头猪分别按体重5 mg/kg单剂量内服和肌注恩诺沙星。采集自然排泄的猪粪、尿,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浓度,计算采样间隔内单位时间药物排泄量占给药量的比例,比较2种不同给药途径原形药物和环丙沙星的排泄规律。结果显示,2种给药途径对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总排泄量的影响不显著,仅对药物排泄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2种给药途径的试验猪粪样中恩诺沙星的排泄量均高于尿样;内服与肌注给药后96 h内,粪和尿中检出的环丙沙星分别占给药量的3.93%和4.02%,累积排泄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之和分别占给药量的9.89%(内服)和9.57%(肌注)。  相似文献   
23.
从广西患花肝病的雏番鸭肝、脾分离到 3株病毒 ,定名为NM1、NM2 、NM3。这 3株病毒能在番鸭胚和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 ,并产生细胞病变。人工感染 1日龄番鸭致死率达 10 0 % ,但对鸡、康贝尔鸭和鹅不致病。分离毒对氯仿不敏感 ,耐热、耐酸 ,不被DNA抑制物所抑制。分离毒的细胞培养物经超薄切片 ,磷钨酸负染 ,在电镜下观察到大量球形、实心 (少量空心 )的病毒粒子 ,其直径 6 6~ 70nm ,无囊膜 ,属无囊膜的RNA病毒  相似文献   
24.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口蹄疫病毒(FMDV)VP2基因,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2A上。用重组质粒pB-VP2与重组病毒同时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了重组病毒。经过蚀斑筛选纯化后,感染sf9细胞,表达VP2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33 ku左右。以牛抗O型FMDV血清为第一抗体,通过Western-blotting和Dot-ELISA鉴定,说明VP2基因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正确表达,且可以与牛抗O型FMDV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25.
以从内蒙古区分离的 2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株的DNA为模板 ,用设计好的 1对引物对这 2株毒株的 g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 ,并对扩增产物分别用BglⅡ、PstⅠ、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 ,2个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该病毒 gB基因片段 ,片段大小完全一致 ,为 2 .6kb ;扩增产物的酶切图谱与参考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6.
利用RT-PCR方法扩增了猪ERK6基因编码区的序列,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采用Northern杂交和半定量RT-PCR方法在猪不同部位骨骼肌中分析了ERK6基因转录本的个数、大小及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所克隆的猪ERK6基因片段长1 113 bp,含有1个1 10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该ORF编码367个氨基酸;该基因与已报道的人ERK6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0%;猪ERK6基因在肌肉组织中只有一个转录本,大小约1.5 kb。此基因在骨骼肌中的表达量最高,心、子宫次之,卵巢最低;而在脂肪、胃、肝、脾、肺、肾、十二指肠和胰腺中未见表达。结果表明,猪ERK6基因与已报道的小鼠和人ERK6基因一样,主要在骨骼中特异表达。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根据Ribozyme的结构特点,针对马立克氏病病毒B抗原基因组,设计并合成了一个486P的DNA片段。将它于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调控表达的载体质粒pXMT重组,经对转化子分子大小和核酸内酶切酶消化结果分析比较,鉴定出2个重组子,其体内的生物学功能正在鉴定之中。  相似文献   
28.
大卫 《唯实》2003,(8):188-188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于2003年5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SARS病毒溯源研究获得重要进展,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出3株SARS样病毒,其基因系列与SARS病毒系列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9.
根据文献已发表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cDNA基因序列 ,设计和合成 1对引物 ,以TGEVTH 98强毒株基因组mRNA为模板 ,通过RTPCR技术扩增其N基因 ;将RTPCR产物按正确的阅读框架 (ORF)定向克隆到载体pProEXHTb上 ,重组质粒PHN转化进大肠埃希氏菌DH5α株 ,通过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表明已成功获得了TGEVN基因的无性繁殖体系。TH 98强毒株的N基因与Purdue 115株、FS772 / 70株、TO14株、96193 3株及TFⅠ株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9%、97%、97%、95 %和 96% ,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9%、97%、98%、96%和 97%。  相似文献   
30.
在母犬分娩后,接种犬瘟热弱毒疫苗,而致使仔犬感染上了犬瘟热病毒。进行血液学、血清学及生化检测后,证明该病与疫苗病毒有关,而与野毒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