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270篇
中国政治   526篇
政治理论   230篇
综合类   2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21.
侯长振 《前沿》2008,(10):165-168
现代性”概念及其知识体系的出现使得我们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理解找到了一个更具有整合能力的阐释平台。本文着重梳理了如下三方面的问题:“现代性”提出的语境;“现代性”的界定;“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以期在总结的基础上对“现代性”进行某种反思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2.
中国西南诺苏(彝)地区的集市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在汉族地区所做的定期集市研究成为了学界的一种典范模式,但是极少人去思考该模式在汉区以外的少数族群中的应用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凉山诺苏(彝族)地区兴起了不少农村定期集市,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迁.考察诺苏传统文化与与市场制度的互动,使我们看到了诺苏的生活面貌呈现出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3.
当前公共性话语的兴起已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公共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伦理学、公共经济学,甚至城市建筑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对它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探讨。在不同学科的语境下,公共性概念有着不同层次和范围的界定。公共性概念多维度的阐释表明公共性本身还是一个问题,对它缺乏学科的规范的讨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公共性问题的兴起内含着政治现代性因素,对公共性的确切内涵应从政治学的规范视角来研究。  相似文献   
124.
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的价值观念诸方面的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系。在对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和理论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是从"反现代性"的角度来思考和解读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和理论,甚至把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思想和理论与一味的批判完全等同起来。如果深入仔细地剖析和研究,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是基于重新建构一种符合全人类利益的现代性的目的。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马克思的立场上指向未来社会的现代性建设的。  相似文献   
125.
发展社会学的时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导致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必须重新建构。时间和空间是把握现代性的一个网结,时空关系的重大转变是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时空对于发展社会学具有构成性意义。而现代性的时空维度,其实是自经典社会学以来一直延续的重要学术传统。本文基于对这一学术脉络的梳理,提出以“时空压缩”与“时空伸延”作为基本概念,建立能够解释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新的发展历程的发展社会学理论视角和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26.
从历时视角考察,理性和主体性的冲突与和解构成了现代性理论的核心论域,理性和主体性的互为援手实现了现代性从“前现代”的脱域,理性和主体性的共谋完成了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理性对主体性的遮蔽揭橥了后现代性的自反话语。黑格尔哲学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性主体性原则的虚假和解,后现代主义从批判黑格尔出发,揭示了理性原则对主体性原则遮蔽的现代性困境。马克思现代性理论在批判之维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理性主体性原则虚假和解的现实根源——资本的主体性,在建构之维以其实践原则实现了理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真正币口解。  相似文献   
127.
新世纪乡村小说一定程度上沿用1950-1990年代乡村创业“新人”形象的人物模式。作家们结合具体时代语境,塑造了“扎根守土的在乡农民”“怀乡恋土的返乡能人”“新世纪基层扶贫干部”三类乡村创业“新人”形象,深刻抵达乡村发展前途与历史症候的内在根源,深入考察了乡村秩序中潜存的焦虑、征兆与冲突,思索并提出了乡村现代化的出路与新“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8.
夏锦文 《法学论坛》2005,20(2):18-23
法律职业化与司法现代化的共同理论语境是现代性理论 ,共同实践背景是法制现代化运动。法律职业化意味着一个经过法学理论熏陶和法律知识传授之法律职业家共同体的形成 ,这个职业家共同体共享法律价值并娴熟于法律技能。司法现代化作为法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倡导并通过现代司法制度确认司法独立、程序正义、程序效率等基本价值准则。法律职业化与司法现代化之间的理论关联可以从法律与经济关系、司法独立与程序正义、司法制度资源供给与分享、法律作为科学学科和知识体系、司法效率实现等多种维度进行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9.
作为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一股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在给当代西方带来巨大震撼的同时,也给与西方社会息息相关的中国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本文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同时对我们中国对后现代主义应有的态度作出了评析。  相似文献   
130.
拉丁美洲寻求解放的主要任务之一大概就在于从欧洲中心论中解放出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模式.印第安人运动为此带来极大的潜力,它以其主张的深刻性和实践为世界和拉丁美洲开辟一条新的历史地平线.印第安人运动大概是当代拉美现实中最具改造力的因素之一.它不仅是地区性的社会运动,也具有世界政治和社会进程的普遍内容和全局观.在拉美特别是安第斯和南美地区,印第安人运动已经不再是争取上台执政和赢得权力的进攻性抵抗运动.在对欧洲中心论和对殖民权力结构框架下的现代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和决裂后,拉美的印第安人运动已成为一场争取文明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