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是侦查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中所反映的案件线索来寻找、获取口供之外的其他证据来完成对犯罪的证明过程,分为纯粹型和非纯粹型两种。基于程序的正当性要求、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以及防止刑讯逼供等现象的产生等原因,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尤其是纯粹型的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的合法性备受质疑。在实践中,由于司法资源有限、刑事案件侦查的内在规律与特点等原因,此种侦查模式的存在具有必要性。因此,可以对其确立一定的合法性标准,使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在合法的前提下发挥对案件侦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2.
赵卫东 《理论学刊》2005,(12):38-42
在"科玄论战"时期,由于深受西方生命哲学的影响,张君劢在道德与知识关系问题上,表现出反理智主义倾向.但他很快由生命哲学回溯康德,运用康德现象与物自身二分的理论模式,提出"由新理智以达新道德"的命题,主张道德与知识并重并行.虽然张先生曾试图融贯道德与知识,但由于未能超越康德哲学的理论弊端,所以最终也没有打通道德与知识之间的道路.  相似文献   
73.
《上海支部生活》2021,(12):13-15
从太空俯瞰中国,从上海、浙江嘉兴到江西瑞金,再到贵州遵义、陕北延安,最后到河北西柏坡、到北京,这条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轨迹,犹如一个巨大的字母C写在中华大地上。这条蜿蜒的征程是怎么走过的?这个答案就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  相似文献   
74.
忧伤的质量     
看《歌手》,李健在评价迪玛希的时候,说了一句"他的忧伤很有质量",他说迪玛希的眼睛里有光,有不同于他年龄的故事,那里面有深深的忧伤。本来是一句调侃,我却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忧伤也可以有质量吗?我想是的。多少美妙的诗和歌都弥漫着忧伤的味道,让我们痴迷不已。把忧伤变成诗,把忧伤变成歌,这都是有质量的忧伤。  相似文献   
75.
陈进玉 《学习月刊》2012,(19):51-52
14世纪中期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元朝由盛转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使统治集团受到沉重打击,并一步步走向衰败。公元1311年,在浙南大地上诞生了一位对元明鼎革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刘基。刘基,字伯温,自幼熟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军事、文学等知识,很快成长为忧国忧民、抱负远大的青年才俊。但他从25岁到50岁的25年间,由于受到腐朽没落势力的排斥、诬陷和打击,仕途坎坷,壮志难酬。1360年,也就是刘伯温50岁的时候,他投身于朱元璋的反元斗争,凭借政治谋略和杰出才干,很快为朱元璋所信任和  相似文献   
76.
77.
《大学衍义》是南宋名儒真德秀对《大学》义理的发挥之作。全书以提升个人修养为中心,成就理想人格为指向。真德秀将对宇宙和人本质的思考、对修身目标、方法的总结和对修身所达境界的体悟等问题融会贯通,并采用传统儒学的太极、理、性、孝、礼、乐、敬、诚等范畴填充了《大学》的间架,经史互证来论证为何修身,如何修身,以及修身所达的境界等问题。《大学衍义》博采众家之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修身思想体系。《大学衍义》充实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人修养的思想,所以深受统治者和儒者的推崇,而引导了一代学风。  相似文献   
78.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相似文献   
79.
记得2002年是中国明星“滑落年”,而2003年又成了中国富豪的“多事之秋”,孙大午、仰融、杨斌、周  相似文献   
80.
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变化。公民的知情权和决定权作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维护。本文从政府和传媒的角度论述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决定权,并提出知情权和决定权的实施程序:“重大情况向人民报告”,“重大问题由人民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