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451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138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01.
现代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法律的调整以及约束,自由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发表言论的自由势必要受法律的制约,当言论的内容或者方式触犯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时,也势必会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从危害行为的特征和基本形式来看,发表言论这个行为是能够成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的,这意味着言论自由也要受法律制约。在认定发表言论是否构成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危害行为的实质以及发表的言论中所可能构成的犯罪的实质,具体分析其可能产生的行为后果,结合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动机,再进行具体区分。  相似文献   
802.
1案例 1.1案情 某男,32岁,有长期吸毒史,所吸毒品不定,家属监督其在家戒毒数月,某日出逃后与某女在宾馆房间内共同服用一颗毒品“麻古”,并多次进行性活动,后出现异常不适,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803.
本文从王卫明强奸案入笔,对学术界就婚内强行性行为的代表现点进行阐述,并通过对否定说和肯定说的批判,论证了文中所主张的折衷说的观点,并提出通过出台司法解释或者由有关机关对相关法律进行补充性说明,分别引入"调解程序"和"自诉程序"对婚内强行性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  相似文献   
804.
于英红 《南风窗》2013,(22):81-83
10月1日,禁化武组织刚刚登陆叙利亚,10天后就获奖,而且还不知道明年能否完成销毁叙利亚化武的任务。诺奖委员会这个赌注未免下得有点大。10月11日,挪威诺奖委员会宣布,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因为其在消除化学武器方面所做的广泛努力"而摘得和平奖。一般来说,机构获奖招致的负面评论少得多,但是禁化武组织还是感受到缺少掌声的冷落,显而易见,本次禁化武组织获奖的背景事件(叙利亚销武)容易被牵涉方和局外人找到可资圈点之处。  相似文献   
805.
执法者首先得遵法,执法行使的是公权力,必须坚持"法无授权即禁止"的遵法理念.遵法必须先尊法,树立对法律权威的信仰;修德遵法,执法者应以和谐理念区分善法与恶法.  相似文献   
806.
林毅坚 《法制与社会》2011,(33):9+14-9,14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不仅是一项被广泛接受的刑事司法原则,也是一项国际司法准则,各国均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美国法上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规定与其“三权分立”和独特的法律文化紧密相连,有许多独到之处。为此,本文拟从美国法上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内涵、使用范围、价值理念和例外情况入手,介绍分析美国法上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精彩之处,希望对我国确立该原则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07.
兔年春节过去不久,有关是否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争议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不仅内地及香港媒体持续评论,一些国际媒体也十分关注。有人说,燃放烟花爆竹的负面作用相当明显,费钱扰民不说,它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并成为火灾事故的一大隐患;但也有人说,过年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一大民俗,要完全禁止也不尽合情理。为此,有学者建议可以通过征税的方式来限制燃放,并作为事故赔偿的预备金。此言一出,更将争议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808.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发轫于罗马法一事不再理原则,为许多国家的宪法或刑事诉讼法所规定,是现代刑事司法的一项基石原则。确立这一原则是基于以下价值理念:保护人权、防止错判、减少精神损害、维护既判力和促进侦查高效进行。这一原则在两个方面制约国家刑罚权的启动:一是对上诉的限制;二是对重新起诉的限制。但最近,这一原则有所松动。许多国家在立法上规定了这一原则例外的适用,或者通过法律委员会建议这一原则应有例外,允许在特殊情形下重审无罪裁决案件,或者允许检察官对无罪裁决提起上诉。这一变化对我国重构刑事再审制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09.
张玉芝 《工会论坛》2005,11(3):99-100
禁止事先限制原则是美国言论自由诉讼案适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五角大楼文件”案中,这一原则受到严峻考验,检验了美国公民言论的自由程度。禁止事先限制原则在此案中的应用,说明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受到联邦最高法院的比较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8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