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59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4篇
法律   185篇
中国共产党   842篇
中国政治   952篇
政治理论   326篇
综合类   4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国家第一次为建成文化强国提出具体时间表。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很多欧美国家的孔子学院被迫关闭、境外一些媒体不断污名化中国等。习近平主席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  相似文献   
72.
多元化的世界发展格局,为中国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发出自己声音提供了时代机遇。无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还是贡献中国智慧,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中国将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中,提出更多的中国主张。辩证的人类生存方式、互动共享的价值视野、话语体系的真理性和价值性,使得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梦想相通为内容、以破立并举为方法建构,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话语体系的建设理路。  相似文献   
73.
综合评价城市有若干要素,在后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城市声誉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市民行为对城市声誉具有重要意义。以"行为"的基本概念为理论起点,通过对杭州等五座副省级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与环境、城建与基础设施、经济实力、吸引力与物流、民生概况、教科文卫等七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炼品质城市应具有的基础、特色和发展要素。  相似文献   
74.
75.
76.
《学理论》2016,(10)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各国之间竞争加剧,特别是文化竞争引发的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日益重要。借鉴和批判反思西方学者对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是理解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马修·弗雷泽从国际关系的文化维度来解剖文化软实力,通过对其理论的评述与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化软实力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77.
文化软实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德贤  何伟军 《前沿》2012,(13):95-96
文化软实力是文化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的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的集合。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文化软实力特别影响区域群体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要对区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保持区域文化的鲜明特色;要弘扬区域文化中符合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要树立全球开放的视野,对区域文化软实力进行丰富发展,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8.
廉政观点     
《中国监察》2012,(5):47
张宝顺:领导干部要严防急功近利思维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日前指出,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总想着快出政绩,容易急功近利,伤害群众利益。做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定力,作决策、抓工作都必须实事求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不做虚功,不搞形式主  相似文献   
7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党的十八报告又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党建》2012,(1):19-19
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以文化的力量助推湖北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