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0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190篇
工人农民   164篇
世界政治   14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01篇
法律   3287篇
中国共产党   3689篇
中国政治   6033篇
政治理论   1575篇
综合类   188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1470篇
  2013年   1598篇
  2012年   2106篇
  2011年   2461篇
  2010年   2073篇
  2009年   1805篇
  2008年   1610篇
  2007年   1234篇
  2006年   1007篇
  2005年   908篇
  2004年   833篇
  2003年   886篇
  2002年   764篇
  2001年   645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1.
对于今后一段时期世界体系的发展变化, 各国政府和民众一直在不断地表述着自己 的观点、主张和愿望, 学界关于世界进入了“全面转型时期”、“一超多强时期”、“多极世界时期”等 观点也甚为流行。但是从现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其他很多方面来看, 多极化的趋势是不 明显的。无论从其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来看, 还是从其国内政治发展来看, 美国在1945年以来 所积累的优势还没有衰减到令其霸权地位丧失的地步。至于在今后更长的时期内, 即使存在一个 多极化的趋势, 通向这个目标的道路也比人们的设想漫长得多、艰巨得多。  相似文献   
92.
俄苏“红色经典”在当代中国的接受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超过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然而,究竟是以中国当代现实政治的立场来“改造”俄苏“红色经典”,以期让它更有针对性地为中国当代现实政治服务;还是凸显俄苏“红色经典”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在全面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作出不牵强附会的现实阐释,这是俄苏“红色经典”在当代中国接受史中一直存在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3.
美国总统候选人有两大筹款基地,好莱坞和华尔街。好莱坞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导演施比尔伯格等大腕们纷纷慷慨解囊,为民主党新秀奥巴马出钱,支持他问鼎白宫。不过党外有党,党内有派,里根和现任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就是例外。俩人也是好莱坞起家,却是坚定的共和党人。不过总的来说,影视界人士是民主党人的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94.
美国对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小企业的发展与美国政府完善的小企业扶持政策体系是分不开的。美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小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了完善的小企业法律保障体系;制定了全面促进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了完整的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体系;构筑了全方位的小企业服务与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小企业区位聚集化经营体系。借鉴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95.
一提起美国独立检察官,人们就会想起那位让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最头痛的名叫斯塔尔的独立检察官。那么,独立检察官在美国司法体制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又有何能如此厉害呢?独立检察官是依据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独立检察官法》而设立的。要弄清楚它的角色与地位,就必须事先考察美国司法系统中其它种类的检察官设置。可以说,独立检察官是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产物,是原有的检察官制度内在缺陷决定了其产生的。在独立检察官设立前,美国司法系统只有二类检察官:一是地方检察官;二是联邦检察官。地方检察官大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联邦检察官则隶…  相似文献   
96.
5月初,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和日本外相、防卫厅长官再次举行“日美安全协商委员会”会议(简称“2 2会议”),就采取具体措施,强化日美同盟,明确日美军事分工合作,落实去年2月19日“2 2会议”提出的“地区与世界共同战略目标”最终达成协议。这一协议的实质是推动日本加强军事力量,实现日美“军事一体化”,进而将日本全面纳入美国全球战略体系,使之成为美国维持和加强其全球和亚太霸权地位中的“坚定的战略伙伴”。其动向直接关系到日美军事同盟与日本国家政策未来走向,导致亚太乃至世界战略格局的重组,与我国安危密切相关,值得严重关注。一…  相似文献   
97.
中国去年的储蓄额为1.1万多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与此同时,美国的储蓄额为1.6万亿美元,仅相当于其国民收入的13%。没错,美国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六倍,然而其储蓄还达不到中国的两倍……  相似文献   
98.
50余年以来,中国、美国、巴基斯坦三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但却表现出共同的深层结构,即密切联动、大国主导、小国相机调适。反恐战争后的中巴美三边关系出现了若干新的变化,但由于上述深层结构的决定性作用,可以预见中巴美关系将在历史形成的既有框架中继续演进。  相似文献   
99.
“左联”时期,瞿秋白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重返文学岗位,他从革命斗争的大背景下审视文艺的社会功能,并据此参与、指导各种非无产阶级文学流派的论辩,以文化构建的特殊方式延续了革命实践、宣泄了政治理念,继而进一步扩大了“左联”的统一战线,拓展了革命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100.
预防性外交最早由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在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下得到不少国家的响应。但是,迄今为止,预防性外交的基本涵义及其构成要素还在争论中。笔者认为,事实上预防性外交作为全球治理的新手段,在现实的国际政治生活中,对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涵义。我们需要根据国际政治的不同主体的利益、立场、地位和实力,来认识不同国际政治主体对于预防性外交要素的不同取舍。文章以联合国、美国与东盟在预防性外交问题上的立场为例,比较证明了这一论点。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中国预防性外交的战略和策略展开了初步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