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0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廖建秀 《传承》2012,(14):28-29
共产主义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而它的前身则是正义者同盟,是马恩对正义者同盟内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蒲鲁东主义的批判改造后建立的,马恩对正义者同盟改造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功相结合的过程,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2.
刘学礼 《党的建设》2014,(12):62-62
1945年8月,苏军解放旅大(即旅顺和大连地区)后,按照《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对石河驿以南地区实行军事管制。当时,国民党大连市党部勾结日伪时期的残余势力准备迎接国民党接收旅大。为控制旅大局势,粉碎国民党妄图接收旅大的阴谋,1945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韩光到大连建立中共大连市委。在这种极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大连党组织既要同公开的和不公开的美蒋势力作斗争,又要同苏军有条件、局限性的支持进行斡旋,并且还面临着管理工业城市、恢复经济生产这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3.
姚晓熙 《廉政瞭望》2013,(10):20-22
腐败者们并不总是龃龉独行,他们或呼朋引伴,或招兵买马,或拉帮结派,逐渐形成自己的权力阵营,贪腐同盟。这些"联盟"看上去就像各类江湖门派,招式各异且门规森严。在他们的"门派"中,可能有神一样的队友,也有猪一样的成员,不论如何,他们在利益共同体中风生水起,摸爬滚打,最后落地有声。本刊总结了几种常见的腐败者"联盟"以及他们惯用的腐败伎俩,以供读者参详。  相似文献   
154.
美澳BIT将国际投资仲裁拒之门外的作法虽然只是个案,但却深刻的提醒我们不能忽视国际投资仲裁方式可能会给东道国经济主权带来的严重侵蚀。近年来我国在对外签订BIT时,对投资仲裁也采取了一种较为开放的态度,没有对其可能对国家主权的影响有清楚的认知,在未来应该对此立场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55.
安倍政权以修宪强国为目标,利用中日钓鱼岛争端鼓吹所谓"中国威胁论",积极谋求行使集体自卫权。日本内阁会议通过有关"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决议案,明确改变了日本政府过去对集体自卫权"虽拥有,但不能行使"的宪法解释,这不仅会从根本上改变战后日本的"和平发展道路"及"专守防卫"安全政策,而且将与日美同盟体系的强化发生联动,给亚太地区格局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156.
安倍政府领导下的日本已经成为了亚洲地区安全形势紧张的主要制造者。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将使目前的东海和南海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甚至推动亚洲出现新的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157.
开国大典结束后.毛泽东感慨万千,对身边的人说:"我们用了二十八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了。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还很重,建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花大的气力。"此时,摆在新中国、毛泽东面前的任务极为迫切,对内既要以最快的速度肃清国民党的残余军事力量,解放全中国,又要尽力恢复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对外要争取一个好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要争取同苏联建立友好同盟关系。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后的九十二天里,也就是1950年前,思深虑远,全神贯注的就是这些最伟大、最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8.
赵明昊 《当代世界》2012,(10):12-16
当前,美日同盟正进入冷战后第三轮战略调整期,前两次分别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次朝核危机和2001年的"9·11"事件促成。而此次调整则以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特别是军事上的战略调整为大背景,主要应对中国崛起。  相似文献   
159.
中俄美三角关系出现于20世纪7090年代,至今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时代环境和条件、各国力量对比关系、影响范围和程度等都发生了变化而已。作为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微妙、最重要的三角关系之一,中俄安全、政治关系好于经济关系,中美经济、金融关系好于政治关系。中俄政治互信强于中美。中美经济联系优于俄美。俄美安全关系胜于中美。中俄关系是"准同盟"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范。中美关系是"非敌人"的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关键。即中俄高级政治关系好于中美,中美低级政治关系好于中俄。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是最重要的两组大国关系。中国要实行双向、双线同盟战略,即在全面提升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同时,着力推动与美国的战略相向关系。即在高级政治方面,发展与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在低级政治方面,发展与美的互利共赢关系。  相似文献   
160.
秦升 《当代亚太》2023,(2):94-122+158-159
拜登执政以后,美国加大了对联盟体系的更新与建设,由于实力的相对衰落,美国日益依赖联盟体系推动其全球战略,盟友关于联盟的战略定位以及与联盟的互动正在成为影响美国联盟体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方面。当前,对于美国联盟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联盟管理、联盟困境与联盟转型三个方面,对于盟友的分析也多采用霸权国视角。文章借鉴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思想,结合源自中国的“周边”概念,通过对比陆权、海权等地缘政治概念,阐释了国家以我为主建构周边的过程,论证了周边建构在国家对外战略中的突出作用,初步探索了周边的地缘政治内涵。通过引入实力认知、历史记忆、美国介入以及战略时机四个变量,从中观的地区层次分析了美国盟友的周边安全建构对其联盟战略的影响。文章梳理了澳大利亚周边安全建构的历史,运用以周边为核心的理论框架,探讨了在《澳新美同盟条约》以及“澳英美安全伙伴关系”形成过程中澳大利亚联盟战略的演化机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联盟战略研究中观地区层次的缺失,指出美国盟友的联盟战略主要围绕其对周边的安全建构而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