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01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99篇
各国政治   664篇
工人农民   273篇
世界政治   12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50篇
法律   5002篇
中国共产党   7070篇
中国政治   9601篇
政治理论   2943篇
综合类   5845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1105篇
  2014年   2959篇
  2013年   2668篇
  2012年   3511篇
  2011年   3407篇
  2010年   2860篇
  2009年   2876篇
  2008年   2921篇
  2007年   1943篇
  2006年   1596篇
  2005年   1352篇
  2004年   860篇
  2003年   735篇
  2002年   833篇
  2001年   674篇
  2000年   604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21.
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工作方法;同时,也是理论和实践都极为丰富的专门学问。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和干部来说,调查研究更是关心群众、了解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一门必修课,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2.
肖蔚云 《中外法学》1991,(2):44-47,51
<正> 撰写硕士论文,并没有固定的程式,各门学科、各个写作者的情况不同,也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套.这里只想就十几年来接触到的一些情况,对写作硕士论文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论文题目的选择写作法学硕士论文,首先要重视论文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得适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论文的质量.多年来我系许多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从题目一看就感到是学科中应当研究、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价值、有新意,使人就想读读这篇论文.但是也有个别论文的题目,一  相似文献   
123.
<正> 按照日本学者的观点,日本法律社会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明治时代穗积陈重(1855~1926)等人的研究活动.但作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和法学专门学科,却是在本世纪20年代形成的,当时活跃在日本法学界的末弘严太郎(1888~1951)、穗积重远(1883~1951)等人,就是日本法律社会学的奠基者.但是,日本法律社会学的黄金时代,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始的. 战后日本法律社会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24.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后,各级人民法院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迅速提高行政审判人员的理论水平,以指导变化万千的行政审判实践,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将前一阶段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法的普及性学习,上升为提高性研究,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和疑难问题的专题性研究.罗豪才教授主编的《行政审判问题研究》一书,正是以其准确地把握和适应了行政审判理论与实践的这一发展趋向,并在内容、体例和写  相似文献   
125.
<正> 1989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这对于促进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都具有巨大意义. 一、近两年公开出版的行政法学著作文献近两年是我国行政法学著作文献多产的年份,各种出版物达几百种之多.我们可以将这些出版物分为七类:教科书、专著、宣传性读物、论文、法律法规汇编、案例评析汇编、辞典和知识手册,分别加以介绍. (一)教科书我国近两年  相似文献   
126.
预防性外交最早由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在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下得到不少国家的响应。但是,迄今为止,预防性外交的基本涵义及其构成要素还在争论中。笔者认为,事实上预防性外交作为全球治理的新手段,在现实的国际政治生活中,对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涵义。我们需要根据国际政治的不同主体的利益、立场、地位和实力,来认识不同国际政治主体对于预防性外交要素的不同取舍。文章以联合国、美国与东盟在预防性外交问题上的立场为例,比较证明了这一论点。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中国预防性外交的战略和策略展开了初步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7.
国别与地区研究中如何运用学科方法与学科范畴的问题,历来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问题之一,是所谓的地区研究和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主要应该从地区与国别的特点和背景出发去组织研究,还是从学科的方法和范畴角度去考察地区与国别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国别研究往往涉及到远不止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涉及到了多门学科的知识,这样就发生了在国别与地区研究中是否有可能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8.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二战后联合国在进行国际干预的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国际干预手段。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发生了重大变化,突破了传统的维和三原则,对国际干预产生了恶劣影响。要想使国际干预健康发展,必须完善国际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29.
韩国人的东亚意识最早出现于19世纪后半期,但这一时期尚未形成关于东亚的主体观念,也未将之付诸实践。随着韩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进入1990年代后,尤其是新旧世纪交替之际,韩国知识界展开了一场东亚论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民族原型中寻找文明共存之路;地缘文化的东亚和平论;超越中华主义和东洋主义的东亚均衡论;作为知性实验的东亚。另外,韩国一些学者还从地域性和民族国家两个方面反思和批判传统的东亚论。韩国的东亚论对我国社会科学界的启示是:有必要在历史的脉络中考察中国的传统天下体系与民族国家体系之间的关系;中国研究需要“他者”的眼光。  相似文献   
130.
张燕翎 《实践》2006,(2):45-46
康庄,我区著名书法家。当过知青、建筑工人、美工,现任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内蒙古政协委员,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常言说,一个人的性格、命运会受一件事或一个人的影响。康庄说,影响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