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33篇
中国共产党   315篇
中国政治   1816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湖北省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与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湖北省应急管理部门以全系统精准扶贫驻点村为支点,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村创建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切实提升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同时,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了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做法得到了全省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普遍欢迎,被誉为"创新之举、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82.
<正>《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安徽省结合近年来《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根据本省实际,稳步推进救灾政策创制工作。经过前期调研、多部门论证、广泛征求意见,2014年9月,安徽省民政厅向省政府报送了《关于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草案)的请示》(以  相似文献   
83.
自然灾害不仅会给人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还易衍生各种群体性事件。研究灾害衍生型群体性事件,探讨特定的灾害情境及群体性事件要素的异化,构建灾害衍生型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模型,明晰事件的演化特征,可以从动态角度分析自然灾害与群体性事件之间的衍生关系,实现对灾害衍生型群体性事件的全景式展现,拓展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思路,为灾害衍生型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处置提供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84.
赵晓华 《中国减灾》2012,(21):54-55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灾之国。在与自然灾害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历代社会积攒了丰富的救灾经验,建立了一系列相应的救灾制度。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集历代救灾制度之大成,在完备救灾政策和措施的同时,清代政府还将救灾制度法律化,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救灾法律,对今天的救灾法制建设亦具有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85.
《吉林政报》2012,(14):34-39
吉政办发[2012]29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吉林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86.
《北京支部生活》2012,(9):69-70
为全景式记录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指挥下,团结一心、英勇顽强抗击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这一重大事件,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举全社之力,奋战五天四夜,及时编印了增刊《暴雨中高扬的旗帜》。刊物出版后,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来电来信,由于版面所限,现仅将部分来信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87.
资讯     
《中国减灾》2012,(19):60-63
东亚峰会备灾能力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2012年9月18-20日,由民政部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东亚峰会备灾能力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为期三天,设置了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等三个主要环节。研讨会紧密围绕提升备灾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8.
张伟  王孔容 《新视野》2012,(1):78-8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进行英勇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同特大自然灾害进行了一场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9.
钱理文 《前线》2012,(Z1):102-103
7月2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罕见的自然灾害考验了北京城,更检验了北京人。危急关头,北京精神在涌流,北京力量在凝聚。凝心聚力,众志成城,谱写了抗灾抢险的动人篇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力量可以转化为精神力量,精神  相似文献   
90.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地理、地貌情况复杂,与此相适应的气候、地质、水文等情况也复杂多样。因此,我国地域内的自然灾害不但频繁,而且危害巨大。在有记载的5000多年历史中,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发生过,最常见、影响也最大的当属水灾、旱灾、震灾、虫灾和疫灾,此外像雪灾、雹灾、霜灾和风灾也很常见。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统治阶层都奉行“农业立国”的发展战略,所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民、农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诸多的自然灾害中,水灾、旱灾和虫灾往往造成庄稼绝收,引起饥荒,对农业的破坏最为直接和明显,所以也就成为最受关注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